突尼斯

棱镜丨投行日子也不好过从高富帅到被裁


与炎炎夏日相比的是,整个投行正迎来一场寒冬。五年前的一幕又再度上演。降津贴、调薪酬、末位淘汰、裁员,年IPO停发期间的种种举措又开始陆续出现。投行的寒冬再度来临。

“大规模撤材料、低过会率已经让一些投行开始无项目可做,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又在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其实降薪裁员也早在预料之中。”26日,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自以为高大上的投行人士,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去产能者。”这样调侃的话语却道出了目前投行从业人员的尴尬境地。投行中层项目压力大,投行底层生活压力大。猎头手里一堆投行简历,却无处推荐。

但最糟糕的是,这还不是最坏的时候。“今年下半年裁员降薪现象将会非常多。”多位业内人士都如此表示。

各大投行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于一些中小投行来说生存更为艰难。寒冬已至,投行部和投行从业人员,都准备好了吗?

峭壁边缘的投行业务

自年下半年以来,去杠杆和严监管的政策导向加强,A股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衰减,随之而来的是,指数震荡下行。

股权融资市场因此一片惨淡,首先资金供给端主动收缩;其次公司需求端被监管调控,以防对市场造成抽血效应。

如果说以A股和股权融资为生的券商,正处于近年来最严寒的凛冬,那么其投行业务,则正处于峭壁的边缘。

代理买卖业务收入与证券承销保荐收入是券商的两大支柱业务,前者是经纪业务的核心指标,后者是投行业务的实力体现。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统计,年上半年,家券商的代理买卖业务收入为亿元,同比下滑6.38%;这其中主要原因是A股市场的萎靡;家券商证券承销与保荐收入为亿元,其中财务顾问业务收入4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30.9%和12.9%。

一位发审委委员分析,本届创业板与主板合并后的大发审委,一直要解决的是IPO堰塞湖。“趁着A股行情好,多发一些,行情不好,就控制上会企业的供给,财务不好就劝退,过会时严格遵循八千万的净利润指标。”如此一来,过会率下降,排队企业也减少,IPO堰塞湖得以逐渐解决。

而上半年,IPO家数仅为63家,较去年同期下降75%;IPO融资金额为亿,较去年同期下降26%。

而在各家券商之中,投行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而上半年年投行业务的榜眼——广发证券则滑落至第九。

投行业务的监管逐渐趋严,不断经历以年9月重组新规、年再融资新规、年减持新政、年11月IPO新一届发审委等为代表的重大业务转择点。

年上半年,传统投行业务竞争依旧将趋于激烈竞争,债务违约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将提升,券商的投行业务,因此受监管因素和市场环境影响整体走低。

收入腰斩、降薪求职投行的好日子到头了?

IPO减少、再融资规模一落千丈、二级市场低迷导致并购重组收缩以及债券融资缩水,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在影响券商的投行收入,但更为实际的冲击是,投行的从业人员开始过剩,去产能已在路上。

“猎头和我说,这个职位竞争非常激烈。”在中字头的投行工作三年有余,虽然没有裁员和降薪的苦楚,但李爽(化名)还是在着手换一份工作。

让他没想到的是,猎头向他透露,仅仅是他们公司的大投行部门,就有九个人投了简历。

3年前,从美国完成商科研究生的教育后,李爽入职了这家大券商的投行部,从分析员做起。

开始的两年,李爽参与的几期并购重组和定增项目都成功过会,“虽然过程比较艰难,但是只要持续和会里还有相关部委沟通,总会有结果。”这让他对于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情况在年下半年发生了变化。

定增和并购重组的监管开始进一步收紧。“年上半年定增就过会了,但批文过了大半年才发出来。”这让李爽开始嗅到了监管的天平开始向IPO倾斜。

年,审核企业同比增长了%。“年的发行工作,会里高层的口径是尽快解决IPO堰塞湖。”一位发审委员如是说道,因此上会企业鱼贯而入。

年,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家企业,通过家,过会率91%,而年,发审委共审核个IPO项目,审核通过家,否决86家,过会率81.5%。

但对于李爽而言,尽管身在一线券商,因为部门储备的项目较少,导致他能参与IPO的项目寥寥无几。

而到了年,IPO的过会率掉头向下。截至8月17日,今年以来审核家公司首发申请,通过74家,过会率只有50.6%,未通过50家,未通过率达到34.2%。

“大型IPO项目多数留给了刷简历的同事。”这是领导有意栽培的对象,或者说是看重他们父辈的资源。

MD(董事总经理、一般为投行部门的最高头衔)旱涝保收、底层员工拼命干活却上升无望,陈旧的激励体制和薪酬机制以及被关系户把持的上升通道,让李爽下定决心离开。

“MD一年打打高尔夫、吃吃饭,不管有没有拉到项目,保底上千万收入到手。”

《棱镜》与跳槽的投行人员接触发现,跳槽到一级市场的买方如PE/VC较多。

一般投行从业人员因为其参与IPO、并购重组项目较多,拥有较为深厚的产业视角、尽调能力、财务与合规的知识储备,与一级市场所需的投融资能力较为符合。

在拿到多家offer之后,李爽思量再三,降薪跳槽到一家PE机构,从事早期的产业投资。

他表示,薪酬不是最大的考虑因素,未来的前景才是。“投行至少目前处于一个周期的底部,很难熬。”

“今年的业务很难做,钱越来越难挣了,投行都是一片哀嚎。”一家华北小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对《棱镜》表示,其所在投行的薪资结构和计算方式、发放方式均发生了变化,薪资出现了较大的降幅。

但让其最为愤懑的是,其所在部门此前做过的项目,奖金至今也未曾下发。“大家的情况差不多,都在熬,看能不能熬到监管政策掉头的时候。”该人士对《棱镜》说。

不过一线员工虽然苦不堪言,在某些投行MD的眼里,自己也绝非像李爽所说的那样“打打高尔夫,一年上千万”,收入和消费降级也正在发生。

一家国内头部券商的MD对《棱镜》谈到,在金融行业去杠杆的背景之下,像投行这样奖金与业绩强挂钩的部门,情况非常不乐观。

“市场没钱,企业也拿不到钱,投行这样的中介机构,自然成交凄惨。”该人士对《棱镜》透露,虽然其所在投行部门薪资结构未发生调整,但在年以来业绩同比下降至少70%。

“年底合算奖金,奖金腰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该人士悻悻预测。

投行的未来

作为一家IPO承销前三券商的保荐人和MD(董事总经理),夏君(化名)并未感受到投行业寒冬的凛冽。

“投行人裁员、跳槽和降薪是一个短期的波动。”他的理由是,未来中国的融资市场将会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而券商投行又是直接融资最重要的中介之一。

央行最新公布的5月社会融资数据显示,社融规模增量为亿元,明显低于预期,与4月1.56万亿元相比接近腰斩,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亿元。

在实体与金融机构的去杠杆进程下,社会融资增速下滑常态,因此易于监管的表内融资与透明高效的直接融资将是政策取向。

基于此大背景下,加上投行的牌照管制能够放开的话,“对于投行人才的需求将会非常巨大。”他始终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乐观。

除此之外,大量中小企业与新兴行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也是他对投行保持乐观的重要理由,“投行肯定要加大人手去覆盖和培育这些企业。”

一位已经离职转型PE投资的保荐人却并不乐观,蛋糕再大,如果是寡头垄断的市场,那么很多投行人才的供给将呈现过剩状态。“比如发行CDR,只有几家头部券商在主承,和其他大部分投行是没有关系的。”他总结,投行业的马太效应只会越来越强。

棱镜统计发现,投行收入前三甲—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和国泰君安,占前十家投行收入比重为46%。而前十家投的收入占家券商的投行收入比达66.5%。相比年和年,一位一线投行的董事总经理认为,年的分化会更加严重。“投行的头部效应愈加明显。”小券商的投行部门会很难生存下去。

中小投行的项目多以中小项目为主,在利润规模、规范性上或不如大项目。自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对项目的审核力度异常严格,近期又将利润门槛再度提高,致使以中小项目为主的券商投行备受打击。自去年10月份以来,有10家投行过会率为0。

例如国金证券和中德证券。根据Choice数据,自去年10月份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国金与中德分别上会6家企业,但通过率为0。其中国金证券6家中5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中德证券5家被否,1家取消审核。

对此,国金证券回复称,国金投行将根据《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及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完善项目管理流程,重点







































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
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rdmz/228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