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蓝白的映象始于浪漫的圣托里尼而在地中海沿岸还有另一个有着相似颜值的阿拉伯国家蓝色海洋,白色灯塔,沙漠与爱情
在这儿可以找到充满欧洲韵味的城市建筑以及风景如梦的海滨风光,在短短一段车程后又有一望无尽的撒哈拉,这儿干净,明亮,人们的脸上也满是阳光。
这没有古罗马斗兽场,却是一个凝聚了历史风霜的国度,古罗马的辉煌在这里也深深烙刻下了遗迹,悠久的古文明和多元文化在这儿融合,默默孕育着一个不张扬的地中海国度。
突尼斯
突尼斯最早是腓尼基人的首都,古称迦太基,公元前9世纪建立,公元前年成为罗马帝国的阿非利加省,年被阿拉伯人征服,年沦为法国的保护领地,直到年3月20日才独立,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突尼斯位于非洲北部、西欧和亚洲的中东、西亚、南亚、东南亚之间的海运线的必经之路——地中海航路中间,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美国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非洲北端,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北、东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海岸线长千米。
突尼斯境内共有8个地区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7个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12-16世纪,突尼斯被看作是伊斯兰世界最伟大和富有的城市之一。多个纪念性建筑,包括宫殿、清真寺、陵墓和喷泉,这些都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麦地那老城
麦地那老城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建城已经有年历史。在北非伊斯兰城市中,突尼斯老城是城市建筑规范的典范之一。历史上突尼斯是贸易中心城市,现为国家首都,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南面,主要是穆斯林居住区。老城还保留着古老的阿拉伯色彩,涂饰成白色的矮屋、分隔泻湖与西部城堡的高地、曲折蜿蜒的小巷,这些是麦地那的主要标志。旧城墙虽已不存在,但还有近10座城门保存完好,其中有新城与旧城相接的海门、旧城与郊区相连的苏卡门等
麦地那在阿拉伯语中是“城市”的意思,因此我们也称之为“麦地那”老城。突尼斯年仍有7个保存相对完整的“麦地那”老城,其中突尼斯市和苏塞市的“麦地那”老城更是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麦地那集住房、手工业和商业功能于一身,商品种类丰富,小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手工编织的挂毯、银器、饰品、花瓶、刀叉等餐具到烛台,应有尽有。麦地那的传统手工艺和商业面向旅游者,有的商品如铜器、金银手饰和古董等收入的90%来自旅游者。
凯鲁万(Kairouan)
凯鲁万(Kairouan),位于突尼斯中部偏东地区,是突尼斯古都,北距首都突尼斯城公里,现为突尼斯第四大城市。因艾格莱卜王朝在此定都而名声大噪,成为伊斯兰四大圣地之一。
城内街巷曲折、店铺林立,有80余座清真寺,余处陵墓,数十座蓄水池和穹顶室内市场,著名建筑有凯鲁万大清真寺、“三大门”清真寺和阿格拉比德大蓄水池等,突尼斯穆斯林认为,到凯鲁万朝觐7次即等于去麦加朝觐1次。
埃尔·杰姆圆形斗兽场(ElJem)
埃尔·杰姆圆形斗兽场(ElJem)历史悠久,建于公元3世纪初。它是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是“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罗马统治突尼斯近年,同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突尼斯,罗马人修建的神庙、竞技场、露天剧场,遍布各地至今遗迹犹在……罗马时代建筑、雕刻、镶嵌艺术之高超、精美,令今人赞叹不已。
斗兽场围墙高大是北京故宫城墙的五倍,远远便见其嵬嵬身姿。它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人行其间,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穿行,各层连拱廊的柱型,富于变化,漫游其中,就如置于古代石柱雕刻艺术的宫殿。
拾级而上,似在扶摇直上羽化而登仙。端坐在观众席的顶层,俯身下望,偌大斗兽场,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整座斗兽场形似一口平放的大锅,四周自下而上,阶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
杜加和土加
杜加和土加,位于突尼斯北部,是古罗马时朝地理位置相近的两处遗址。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遗址反映了处在帝国边缘上的罗马小镇的风貌。
杜加历经了17个世纪的生活,遗址包括一组气质恢弘的建筑群,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奇妙组合:努米底亚文化、古迦太基文化、希腊文化以及罗马文化等;士加原为迦太基的中心城市之一,迦太基被罗马灭亡以后,它成为了罗马帝国在北非的行政中心,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土加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士加最重要的罗马遗迹是一座带有柱廊的圆形大剧场,至今仍保存完好。土加有许多历史遗迹,神庙、圆形大剧场、集市、浴场和角斗场等都依山而建。其中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利比克——帕涅克塔,高达21米,耸立在土加遗址的边缘。目前,土加有不少珍贵文物珍藏在巴杜博物馆。
迦太基(Carthage)
据文字记载,迦太基古城建于公元前9世纪末期。城市兴建后,国力逐渐强盛,版图不断扩大,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之一。腓尼基人的强盛后与罗马帝国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腓尼基人被罗马人击败。按照罗马元老院的坚决主张,迦太基被罗马军队夷为平地。公元前年罗马又在旧址上重建城市,并使其发展为国内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公元年,它被阿拉伯军队彻底毁灭,古城内有一座基督教堂遗址,是突尼斯境内最早的基督教堂。
1
迦太基古城遗址在突尼斯众多古迹中最为著名,它位于突尼斯市城北17公里处,公元前年由腓尼基人兴建,占地面积公顷,主要建筑有城墙,宫殿、神庙、别墅、住房、公共浴室、剧场、竞技场、跑马场、港口、墓地等;它曾是地中海强盛的奴隶制国家的首都(在腓尼基语中迦太基为“新城”、“新都”之意),也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
盖赫库阿勒遗址
1
盖赫库阿勒遗址它是古迦太基文明遗址,但比本身的迦太基遗址保存更加完整。盖赫库阿勒建于公元前6世纪,毁于约公元前年罗马人报复迦太基人的战役中。盖赫库阿勒令考古学家吃惊的是这里几乎完全没有公共场所建筑。唯一的例外是现在仅存一些圆柱的一座圣殿。虽然考古学家还在此进一步发掘,但最主要的部分应该都已经出土了。
与现代人一样,盖赫库阿勒认为洗澡是非常私人的活动,浴场都修建在家里,所以盖赫库阿勒没有公共浴场。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IchkeulNationalPark)被收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位于突尼斯共和国比塞尔塔省境内,距地中海约30千米,是北非地区惟一的一个湿润湖泊,是野生候鸟类难得的一处栖息觅食的地方,每年都有数十万只鸟在这里筑巢、生蛋、孵化、繁殖,是非洲地区难得的一处自然遗产区,也是突尼斯著名的旅游区。
为保护伊其克乌尔湖而成立的国家公园是地中海地区最主要湿地之一。对众多的古北区越冬水禽和多种陆生及水生生态系统特别重要,公园同时保存有具有国际重要价值的哺乳动物化石。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多样,造成公园内动物群落多种多样。有沙蚕属动物、钩虾、蜾嬴蜚、觽螺、蛤、蟹,主要鱼类有鲻鱼、海鲈、鲃、芬塔西鲱,浅水区常见鱼类有条纹秘鳉,沼泽和湖中可以发现爬行类的湖蛙和水龟。
伊其克乌尔的哺乳动物有10种左右,最常见的是水獭。还有大量的野猪、麝猫,以及少量豪猪,獴,野水牛。另外,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资源,使这块地方成为突尼斯甚至非洲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地理价值。
伊其克乌尔公园面积1万多公顷,因园区内巍然耸立的一座高达多米的伊其克乌尔山而得此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这里成为一处非洲难得的候鸟越冬的天堂,伊其克乌尔湿地是整个地中海地区古北区水禽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一次记录到的鸟类多达30-40万只。每年都有10多万只“波绒鸟”以及成千上万只赤脖鸭、骨顶鸡、豆雁和数量可观的粉色火烈鸟来到这里越冬,成为一片名符其实的鸟类世界。特别是许多在欧洲湿润地带已经消失或者数量极少的鸟类如骨顶角鸡、紫水鸭等,在这里却是数量众多,自由栖息和繁殖。值得开心的是突尼斯给予中国公民免签证入境的待遇,中国游客只需出示在突尼斯停留时间相符的往返国际机票和已预付款的酒店订单,即可免签入境,停留时间最长不超过90天,因工作、学习、探亲等目的赴突尼斯的中国公民仍需事先前往突驻华使馆办理签证,前往突尼斯旅行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
1
END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rdmz/50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