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聚焦丨警惕这些国家的汇率风险新兴市场国


本周,受欧美持续增加流动性影响,多个新兴市场国家为抑制通胀压力释放出紧缩货币政策信号,实施加息或者提出提前退出宽松政策。业界专家表示,此举中长期或能够防范欧美政策转向带来资本出逃,规避当年美国缩表带来的外溢风险。

发达经济体“鸽”声依旧

主要发达经济体选择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因为疫情持续导致复苏步伐放缓,经济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因为目前通胀水平仍然较低。

日本央行19日宣布,继续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的水平,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为达成2%的通胀目标,央行将坚持不懈地实施强有力的宽松政策。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2月份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

英国央行18日表示,由于疫情下的英国经济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历史低位,同时维持亿英镑的债券购买计划。

为避免市场波动影响经济复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7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并将维持每月不少于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直至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大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

澳大利亚央行3月初也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历史低位不变。澳央行行长菲利普·洛此前表示,目前的低利率将至少维持到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该组织成员国通货膨胀率为1.5%。

外溢影响不容忽视

在发达经济体普遍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通胀预期增强,纷纷抛售美国长期国债等债券,导致其价格下跌、收益率上扬,进而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今年2月中旬以来,欧美主要市场长期国债收益率加速上行。2月12日至25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约20个基点。今年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累计上涨约80个基点,3月18日一天就大涨6.6个基点。

分析人士认为,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可能会引起全球市场资本流动逆转和汇率剧烈波动,导致受疫情严重冲击、公共财政状况较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资金外流、债务违约等风险。

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每日跨境资金流动报告显示,3月的第一周,新兴市场近半年来首次出现单日资金流出,每日资金流出约2.9亿美元。该机构表示,新兴市场股市、债市出现的国际资金净流出正是投资者对市场担忧的最好例证。

新兴市场被迫加息

以土耳其和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将率先实施加息,市场普遍预计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国将相继跟进,而印尼和俄罗斯也可能表态提前将政策转向紧缩。

分析指出,多数新兴国家面临通胀压力上升已经有一段时间,他们现在还要面对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的问题,因为这提高了全球的举债成本。这些因素近期已经令多国汇率承压。MSCI衡量新兴市场货币的指标延续了年8月以来连续下跌周数最长的跌势,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美元计价债券连续第五周下滑,是五年多来最糟糕的表现。

01.土耳其

土耳其央行18日也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9%。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土耳其年化通胀率已升至15.6%,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与年年初相比贬值逾50%。而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rdmz/5110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