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突尼斯 > 人口民族 > 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解析地
当前位置: 突尼斯 > 人口民族 > 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解析地
专题十八地理信息技术
(年新高考浙江7月选考卷)下图为某地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流程简图。完成第16题。
16.评价过程中,可以()
①利用RS获取植被覆盖信息②利用GPS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
③借助GIS进行数据图层管理④通过RS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B
不同的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RS可以识别出来,因此可以利用RS获取植被覆盖信息,①正确。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②错误。GIS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可以借助GIS进行数据图层管理,③正确。GIS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可以通过GIS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RS并不能处理和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④错误。B①③正确,ACD错误。故选B。
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
遥感(RS):拍摄图像;获取“面”的信息;侧重“看”。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定“点”的位置。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信息;侧重“想”。
(年江苏卷)研究人员在调查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上一千多个湖泊面积的年际变化数据。图10为“青藏高原色林错地区年和年同期卫星影像图”。据此回答20题。
图10
20.青藏高原环境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有()
A.遥感光学成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B.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
C.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
D.可以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
20.BC
20.遥感技术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天气变化会影响遥感成像效果,天气多变导致遥感成像具有不确定性,A错误。遥感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B正确。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遥感能及时获取大范围的最新影像信息资料,C正确。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很有限,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范围,已经被利用的电磁波谱段对许多地物的某些特征还不能准确反映,还需要发展高光谱分辨率遥感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尚不可缺少,D错误。故选BC。
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空间,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平方千米。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年新高考浙江6月选考卷)蚂蚁森林通过用户的“减碳”行为,换算成虚拟“能量”,为虚拟树苗提供养分。后由公益机构以用户名义在我国西北地区种下真树。目前已累计植树多万棵,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可视化的“真树”。完成下面小题。
2.手机用户查询“真树”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A
2.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手机用户查询“真树”,即用户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树木的长势、高矮等外部特征,因此需要对树木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而地理信息系统恰好具备这样的功能,A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灾害的评估,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定位和导航。据此,本题选A。
(年江苏卷)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图10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18.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A.人类活动较多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缘
17.D18.D
17.传统的田野考古精度更高,适合对遥感技术发现的区域进行详尽的具体发掘考古,这是遥感技术无法取代的,A项错误;遥感技术只能确定地表事物的状态,无法确定其具体的时代,时代需要综合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检测,B项错误;遥感技术能够发现遗迹位置和形态,但是无法判断其曾经的功能与作用,C项错误;遥感技术探测范围广,借助遥感技术能够分析各处遗迹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各处遗迹之间的联系,D项正确。故选D。
18.突尼斯中南部以沙漠为主,人类活动较少,距海较远,森林覆盖率低。故选D。
18.为确保年上海崇明岛基本达到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要求,科学家需采集岛内土地资源的影像形状和色调特征信息。其所用的技术主要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18.A
(1)RS:遥感技术。主要利用卫星对地面进行拍摄、探测。关键词是“拍摄”。故、
正确。
(2)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故,错误。
(3)GIS: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获得路径或方案。
故,错误。
(?江苏卷)图8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③④⑥D.②③⑥
16.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
15.A16.C
15.遥感技术主要是从较远的地方用电磁波获得信息,图中可以获取信息的是居民点、水系和地形。土壤、岩层和地下水靠电磁波从远处不易获取。
16.农业生产主要考虑的是水源、土壤、地形等因素,所以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②③④⑥。一般不考虑居民和岩层。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29题。
29.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②①③
D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位置信息,再建立云杉分布信息数据库,然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研究过程是②①③。
“3S”技术的各自主要应用领域需要重点辨别:RS主要针对面的事物的信息获取;GPS主要针对点事物的信息获取;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信息的分析处理。
(?江苏卷)右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平方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山谷B.山脊C.冲积扇D.盆地
2.上右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A.减少了平方米B.增加了平方米
C.增加了平方米D.减少了平方米
1.A2.D
试题分析:
1.根据成像原理,地势较低山谷光线较暗,地势较高的山脊处光线明亮,图中甲点光线较暗应为山谷,故答案选A。
2.根据图中数据冰川区域“2”年比年共减少了3个方格,每个方格面积表示平方米,所以减少的总面积为平方米,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
(?广东卷)10.图4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断裂带、地震破坏程度和次生灾害频率,可知,丁区不在断裂带上,且地震破坏程度和次生灾害发生频率最低,所以是最适宜城市重建的地方。
考点:自然灾害、城市区位条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名师点睛]该题以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四幅图中信息,结合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在地质构造、地震破坏程度、次生灾害发生频率等方面考虑,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原理,确定丁为最适宜城市重建区域。
(·广东卷)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园C.鱼塘D.果园
A
根据题干提示,晴天正午时刻,公路表面温度最高,所以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也是最亮的。
(·福建卷)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
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1.A2.D: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城市管理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使城市发展合理化,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为服务功能,所以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提升服务功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江苏卷)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
8、B9、D
9、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给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依据,故答案选B。
10、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接近于山上的雪线,海拔最高,丙高于堰塞湖湖面,甲位置与堰塞湖湖面高度相当,丁位于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故选D。
(·重庆卷)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2,完成11-12题。
11.若图3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①B.②C.③D.④
D注意"选中"提示。电脑基本常识,喷水池左边的方框变黑,当然就应该是喷水池被“选中”。在如今厉行节约的社会大环境下,喷水池不可能比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大吧?所以答案选D。
1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m,宽为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
B学校局部用地长m,宽m,以1:的比例尺地图上应为30cm和22cm,选项中满足条件,且最小的为B。
本题组以GIS技术为载体,考查地理信息基础以及比例尺的相关知识点,首先要先看懂图,其次要注意比例尺的简单计算。
(·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D
在城市交通中,应用GPS技术可以进行定位和导航,因此应用GPS技术可以确定待救援车辆的位置。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主要应用RS技术,解释积雪遥感影像属于遥感影像的判读,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需要GIS技术。
(?江苏卷)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第3题.
3.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D
该题目较易,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新情境,考查同学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中“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故选择③、④两项,而①项为遥感的主要作用;统计灾区经济损失,需要GIS的参与。
(?重庆卷)图3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3回答第7题。
7.老师要利用学校那面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A.输入B.管理C.分析D.输出
[来源:学#科#网]
C
本题考查GIS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的储存和管理、制图功能、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等。要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所以选C.
(?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第5题。
5.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B.总部调控生产
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D.研发中心创意
5.A
5.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全球工业分布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辅助企业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因此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企业空间布局决策。所以选A
考点:地理信息系统
(??浙江卷)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图2)。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回答第6题。
土地利用形态[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地价[来源:Zxxk.Com]
Ⅰ阶段
Ⅱ阶段
甲
低
中
乙
低
中
丙
中
高
丁
低
中
6.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右图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A.①③B.②⑦C.④⑧D.⑤⑥
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的利用以及商业的布局的
区位因素分析。从题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得出,本题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并叠加相关的地价变化进行分析。在第Ⅰ阶段,③④⑤⑥中,丙为中等地价,只有⑤符合条件。但在后来的第Ⅱ阶段甲、乙、丁三地为中等地价,①②③④⑥⑦为中等地价,综合可知,其中③④⑥位于不符合条件,所以符合条件的有①②⑦,故答案选择B。
(?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右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A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卫星云图需要远距离感知,可利用遥感技术;查询地理数据和选择考察路线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广东卷)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GISBGPSC.RSD.手工绘图
A注意审题,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资料后,再进行分析处理采取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GIS
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作用。
(?福建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第7题。
7.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
B
本题考查3S技术及其应用。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
(?安徽卷)2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A
考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平台能动态监测耕地变化,调查农作物分布和病虫害,监测农作物长势而估测粮食产量等(产品的市场跟踪是GIS的功能),选A.
(?北京卷)40.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图14,回答下题。
图14
(3)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10分)
:增加了交互功能;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强,数据更新快,信息共享好。
本题主要考查数字地球的特点。之前在北京的考试题中主要侧重于对3S技术的考查,今年转型为考查数字地球,即便是我们不是很熟悉从与图形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的出结论。
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高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该系统信息丰富多样,以图像、图形、图表、文本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局部或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知识方面的服务,提供信息准确及时,修改、检索、传输信息方便快捷,并可以对系统中的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操作,最后输出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rdmz/50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