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克飞
这几天发生了两件事。
一是在俄乌冲突持续了近十个月之后,普京在记者会上首次公开使用了“战争”一词。事发12月22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表示,俄罗斯的目标不是转动军事冲突的飞轮,而是为了结束这场“战争”。
说这话之前那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俄乌冲突爆发后首次出国访美,并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针对普京的说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终于,在天之后,普京宣布了这场战争的真相。”也有美国官员认为,普京的言论很可能是口误。
有意思的是,如果按照普京自己的要求,他已经走在了犯罪的道路上。自从俄乌冲突以来,普京一直使用“特别军事行动”来描述俄军在乌克兰的侵略行动。为了打击和压制反战声音,普京于今年3月签署一项法律,规定传播有关俄罗斯武装部队“故意虚假信息”的行为会遭到巨额罚款和长期监禁,最高刑期可达15年。特别是当有人使用“战争”一词描述俄乌冲突的时候,就会面临遭遇起诉的风险。当然,普京不会认为自己属于被法律约束的范围。
第二件事是天然气的价格。上周,欧洲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一周内累计下跌26.40%。作为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崩塌”,收于84.98欧元/兆瓦时,跌至今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
今年2月23日,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的前一天,荷兰TTF天然气期货报价约为89欧元/兆瓦时。而到了8月,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至接近欧元/兆瓦时的峰值。如今,天然气价格已经抹去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全部涨幅,较8月巅峰价格暴跌超过%。
天然气价格暴跌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业端用气需求减少和暖冬效应等。在此前的能源危机中,不少企业都选择了减产或者迁移,需求降下来了,价格自然也会降下来。而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的气温,也让居民使用暖气的需求低于预期。
当然,更重要的是政策层面。12月19日,在经过长达数月的天然气限价争论后,欧洲各国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能源部长会议上达成了天然气价格上限协议,决定将天然气价格上限设定为欧元/兆瓦时。如果作为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的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天然气期货价格(下称TTF价格)连续三个工作日超过欧元/兆瓦时,并且在这三个工作日内TTF价格比全球液化天然气价格高出35欧元以上,则自动触发价格干预。这个机制可以在未来有效解决天然气价格反趋势的暴涨。
可以预期的是,经过产业调整、能源思路调整,还有天然气进口渠道的变化,欧洲各国对天然气尤其是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会大大降低,未来很难在这个问题上再次触发年级别的能源危机。
现代战争打的是钱,对于俄罗斯来说,天然气是手上为数不多的筹码之一,但现在这个筹码已经算不上筹码。而已经超过三百天的俄乌冲突,口径上的变化是无力的,它到底是“战争”还是“冲突”,其实关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尽管许多人仍然在担心冲突走向,但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显示,唯一让冲突停不下来的,也许只是“面子”。
01攻防局势早已转换的状态
应该说,无论是冲突双方,还是国际各方势力,甚至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dlwz/51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