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全说书二战之意大利局势和凯塞林的计划


在主流的通俗历史著作里,年盟国在意大利的行动被描述为一次未获全胜的胜利,是盟军重返欧洲大陆的第一步,它虽然没有成功的占领整个意大利,但是制造解放了意大利的南部,并且在古斯塔夫防线上牵制了德国的很多兵力。但是这个说法一点现实的基础都没有,如果说牵制了兵力,不如说是德国用相对较少的兵力牵制了盟军更庞大的兵力,在意大利最高峰时盟军投入近三十师,到了年为了准备诺曼底登陆时,在意大利也有近二十个师,而德国兵力从来没有超过10师,其中一些师在北非被歼灭性打击之后,就从来没有补充到完全,所以基本上德军是使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兵力牵制了盟军的大量生力军。这些军队被牵制在意大利战场上,都严重地影响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准备工作,这一点在当时英美两国的争论中就可以看出来。英国的丘吉尔在盟军受挫古斯塔夫防线的时候,提出增加更多的兵力,或者组织一次绕过古斯塔夫防线的两栖登陆作战,但是都被艾森豪威尔以会影响诺曼底登陆的准备工作而拒绝。在年圣诞节之后,美军以准备诺曼底登陆为理由,率先从意大利战场抽回兵力,并且督促英国也同样做。德国派遣党卫军突击队从阿尔卑斯山救出了墨索里尼,以他的名义成立了一个意大利共和国政府,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墨索里尼已经放弃了一切雄心壮志,整天和情妇在一起消磨时间,这个傀儡政权的主要由一些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组成,其中有保守主义者,有法西斯分子,民族主义者,还有社会主义者,他们甚至制定了一个一套社会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他们认为法西斯党在意大利的失败就是因为意大利资产阶级的出卖,当初法西斯党选择和资产阶级和平共处就是一个错误,所以现在法西斯党应该不忘初心,继续过去被暂停的社会主义事业——这个看法和后来德国纳粹失败时有相似之处。不过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就好像说如果当年我怎样怎样,然后就怎样怎样。其实无论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和后来的希特勒的纳粹党的上台,都是由于意大利和德国的资产阶级选择妥协的原因,在年和年,如果当时的意大利政府或者德国国防军选择镇压,法西斯党和纳粹党都不可能登台,但是他们必须担心的是如果镇压了法西斯党和纳粹党之后的后续问题,从当时来看德意两国的资产阶级越来越无法掌握形势,只能在左翼和右翼的两种社会主义中做出选择,那么选择一个愿意达成妥协的社会主义,还是一个要求进行苏联式国有化的社会主义,显然前者更能被接受。如果当年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不选择妥协,那么迎接他们的都是鱼死网破的殊死搏斗,从当时的力量对比上看,他们都是弱小的一方。当然,德国人对于这些伟大的社会主义蓝图并没有太多兴趣,他们唯一的兴趣就是从意大利获取各种资源,以维持自己的战争。意大利的傀儡政府每个月向德国提供60亿里拉的军费,并且逐渐增加,到了年夏天,达到每月亿里拉。同时德国的战时经济部门还可以直接从事对意大利的掠夺,意大利为战争储备的橡胶和稀有金属极大的弥补了德国的资源缺口,让德国的施佩尔领导的军械生产部门让德国的战时生产在年底达到了整个二战时的最高峰。德国粮食供应部门还从意大利北部掠走了大量的粮食、牲畜,而在这之前,德国还要给意大利提供农副产品,当然这些产品实际性上是来自于乌克兰。在失去了乌克兰之后,德国的粮食供应体系濒临瓦解,正式依靠对法国和意大利北部的掠夺才维持了对德国的供应。此外,意大利的全部黄金和外汇储备也落入了德国人手中,通过瑞士德国利用这些黄金和外汇可以支付各种秘密渠道的购买。德国还从意大利征用了大量的商船和铁路机车,用来满足自己在英美大轰炸中损失的运输能力。当然,还有对意大利的工人的征用,用来弥补越来越大的德国劳动力缺口。夺取意大利是在二战中后期,德国一次最了不起的胜利,它在东线大撤退的前提下,稳住了欧洲战场的南翼,并且获取了一大片富裕的经济区,在失去乌克兰的前提下,德国实际性已经陷入了战争资源的枯竭,只有依靠对西欧占领区的掠夺了为自己的战争机器的运转提供动力。而失去了夺取意大利的机会,让英美失去了提前让战争结束的机会,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没有预料到意大利会突然选择临阵倒戈。这一点可以看出希特勒对政治局势的敏锐性,早在年底,他就意识到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权有可能被推翻,而意大利有可能带枪投敌,基于这个预测,所以他反对隆美尔提出的在西西里或者亚平宁半岛南部来保护轴心国南翼的计划,认为保护轴心国必须在意大利以外,比如突尼斯来进行,只有这样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权威才能被保护,才能避免意大利的临阵倒戈。当然为什么希特勒能够得出的这样的准确的结论,他自己的解释是因为一战的先例——作为三国同盟的一员,意大利却在关键时刻加入了协约国一方作战。这样笼统的说法,解释不了他对整个细节预测的准确性,包括当战火烧到意大利本土时,墨索里尼的政权声望大跌,然后保守派进行秘密活动推翻墨索里尼并且加入英美一方作战。当然从历史上看,德国和意大利本身的交往就比和英美之间更密切,德国人对意大利人也更了解。从政权的性质来说,德国纳粹和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运作模式也更加相似,所以希特勒推测意大利的政局变化,要比英美更容易。不过最后,让他有勇气守住半个意大利,而不是灾难性地撤退到阿尔卑斯山一线是凯塞林的建议,可以说,如果不是凯塞林力排众议,坚决的守住了半个意大利,那么二战的欧洲战场可能在年底就结束了,这次胜利至少为德国续命了半年以上。当然这样的建议本身就是非常危险,以当时意大利军事机器的力量,如果和英美里应外合,完全有能力歼灭在亚平宁的全部德国军队,所以最后这个作战胜利依靠的不是德国人的神机妙算,而是意大利人的神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ddqh/5144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