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致我的第一份工作


就要对我的第一份工作说再见啦!

你们想知道境外就业是什么样的体验吗?

那么就耐心地读完这多字吧!

来到多哈的一年之后,我才开始深刻思考这份工作对于我的意义,在这隔离封闭的两个多月中,我慢慢梳理出了一些思路。

早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曾就有不少朋友向我了解过这份工作,那时都是大体谈谈。前些日子,提交了离职信,由于疫情隔离在家,我有很多空闲时间,想趁机完成一篇总结,也当是告别这段特别的日子吧!在这篇推送中,我会分步骤,分阶段,将我的工作,生活记录下来。我将尽可能写出一些实在话。让你通过我的例子,看到我在某些阶段所产生的困惑,以及后期的自我解答。当然,个体思考方式与着重点不同,我个人向的观点仅代表我自己,且每段职业生涯都带有两面性,或者多面性,我会尽量平衡优弊,做到公平,如果你能耐心地读下去,我希望你能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能找到我们思想的共通之处,那是我们的缘分。我是一个普通大专院校毕业的女生,商务英语专业,由于当时成绩普通,所以没有选择升本,我的学历停留在专科这一层,就没有往上走了,这在后来成为了我心里的缺憾,但愿将来有机会去弥补。我对境外就业最初的了解是来自我的母校,大一军训之后,学校请来了毕业后参加过境外就业并且现在混的风生水起的学长学姐,为我们这群新生解惑,通过他们的分享,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初步认识,也十分向往,有这些成功人士站在你面前,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个个都是鲜明的正面例子。后来中介来做宣讲,阶梯教室的大屏幕上,是员工们到世界各个国家的打卡点。巴黎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水上威尼斯,罗马斗兽场,布拉格广场,土耳其热气球,南非的海岸线,无一不使人蠢蠢欲动。大三上期,身边朋友开始投入找工作了队伍中,我连一份像样的中文简历都不曾做过,铁了心地想要出国。我向中介公司了解了境外就业的招聘,并参加了卡航免税店销售的面试。

这里我说一下,我为何会做出这个选择。

1.我当时很迷茫,很害怕进入到国内的工作环境。

2.国内工资低,不想成为月光族,希望能有些积蓄。

3.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知道不想要的。不懂得做职业规划。

4.盲目地热爱旅行,以看世界,学口语,作为毕业两年后的人生目标,希望通过航空公司的机票福利到处旅行,借此开阔眼界。

5.希望得到境外就业的工作经验,在以后的工作面试中能成为加分项。

6.虚荣心,认为在国外工作听上去很体面。

接着我顺利地通过面试,征得了父母的同意,交了+的中介费,办完了一切手续之后,随即出发。

第一次出国,19年二月,与校友一起从双流机场出发,目的地为多哈。第一次经历八九个小时的飞行,落地的时候,向窗外望去,远处的日光还没有出现在波斯湾的海面上,近处地面的工作人员在搬卸行李,从机舱出去,一脚踏在中东的土地上,那种感觉有点奇妙。在所有手续办完之后,小巴士把我们接到女生宿舍,我们住的地方不算偏僻,附近也有中小型超市。然后我们各自按照来之前公司给划分的寝室一一就位。我住的是四人间,套二,两个卧室,每两个人一间,公用厨房,客厅,卫生间两人一间。我的室友是一个突尼斯人。就住宿而言,环境干净,整洁,宽敞,设施齐全,但也有缺点,与他国人在一个空间里生活,文化差异,交流障碍,生活习惯,因为各种小事产生矛盾,再加上班次的不同导致我们时常在对方入睡时才从公司下班回来,同时又在对方熟睡时起床上班,她开门会很大声,经过和平交流,也没有改变。我和她之间产生的矛盾大多都在我的忍气吞声中平息了,我有点怕麻烦。

我感觉成年人有自己的空间很重要,也许这种意识在学校里并不强烈,但加入工作之后,由于工作造成的身心俱疲导致我们在每一次工作结束卸下那身制服之后,都渴望安静,舒适,和谐,平缓轻松的氛围。当然这之中也有很多人的室友是中国人,其中有一些彼此分享美食,一起健身,逛街,去海边拍照,也过得非常开心。

一开始,无法适应倒班,工作时间长。不习惯在午夜,或是凌晨工作,熬夜,失眠,作息混乱,生理期从未准确过,都坚持下来了。生活单调,娱乐活动少,物价高,美食少,穿着不宜暴露。交通工具有限,有地铁,但是由于离家比较远,所以出门以打车为主。

经过培训,进入机场免税店正式工作,我们在这时会被分到不同的岗位,我是属于比较幸运的,每天都能接触女孩子最喜欢的香水,彩妆,护肤品。工作中,不同的早,中,晚班都会有巴士接送,你也会认识很多外国朋友,多为亚洲,非洲,渐渐熟悉,生活慢慢走向另外一个状态。工作上也从最初的收银,面试进入到化妆品区域中的特定品牌,这个过程是顺畅的,工作内容也比较简单,工资由最初的底薪加入了提成。逐渐有了品牌的培训,专业的培训师,高级酒店,西餐,和最后的礼品。这些都特别棒。好的时候你还有可能会碰到国际培训。在这一切出现的时候,整个人处于一种感激并且热血沸腾的状态。这时的生活也基本稳定了,经常和朋友在一起做饭,偶尔我们也会去老街走走,去各大商场买买衣服,喝点东西,吃一顿老上海,有时候去喜来登游泳(卡航员工免费),也去过海边沙滩吹吹风。这样回忆着,写着这些字,也觉得有那么多的美好。直到后来又开始了我的几次旅行。因为员工机票福利,所以去年8八月我去了塞尔维亚,九月回国,十月又飞去格鲁吉亚,十二月去了芬兰,看到了微弱的极光,本来想趁着申根签多去几个国家,但是冬天欧洲实在太冷了,而且天气也不太好。在五个月之中飞了四个国家,频繁地出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这其中,我去完塞尔维亚,也就是我的第一次旅行,回到多哈之后,整个人完全陷入一种消极状态,沉默,压抑。熬着夜,暗自算着这里面的代价,工作带来的身体损耗,换来了旅行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些代价的背后,我又获得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改变?到后来从芬兰旅行完回到多哈,那时我已经开始问自己: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份工作中我得到了什么?混混沌沌,没有想太多,依然没有放弃旅行计划,二月没有去成南非,在我打算三月去阿姆斯特丹,布拉格,和奥地利时,但疫情开始在中东蔓延,而欧洲也越来越严重,再次办下来的申根签,像是护照里的一张废纸。

三月开始,我动摇起辞职的心,焦虑,失眠再一次加重。为了旅行的工作似乎已经无法持续下去,我开始阅读,反思,分析问题的根源,找突破口,和解决的办法。回顾四年来,我似乎被一种观念误导了,增加人生经历,见闻,固然重要,可是提升自己,不断通过人类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分离陈旧的观念,提取优质内容,以此发展自我也很重要。

庆山在《夏摩山谷》里写道:

她已知人生走到哪里都是一样。即便走到天涯海角仍与自心同在。人需要走出来的是这颗心认知的局限,只为观赏风景的旅途对她来说失去意义。她很清楚,任何旅途,都不过是行走于个体的经验当中。

她又在给读者的回信中说到:

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诸如此类的句子,散发出某种自由潇洒的气息。当年轻人喜欢它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去思考的是,”我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才能出发去看世界?“我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看看这个世界”?

通过她传递的信息,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旅行时,打卡,拍照,发朋友圈,并不会让我们得到成长。通过了解当地文化,观察,感受,对比,并且容纳,也许这是一个较好的过程,当然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调整,思想发生裂变,看待事物方式也随之变化,不断地更新自我,走出局限也必不可少,通过这些,我相信每一次的出行,我们都能带着更好的自己上路,或许这样的旅行更加值得我们参与吧。

而我们旁人对于他人的生活,都只能看到最浅显的表面,也许在霎那间,我们我们心里那种呼之欲出的渴望被这一层表面唤醒,这时候需要回归自我,不做过多羡慕。

我同时相信这些经历必定带给了我一些改变,但思想,以及人内心的细微变化,难以列出个一二三来,也很抽象,如果要具体到某件事中,才能区别,那这也需要时间的累积,和验证。一旦发现自己已经长期停滞在一种固定的状态,心理环境得不到开发,难以获取新的能量,或许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可以是多方面的,取决于自身的诉求。

但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自身也刚好走到这里了,我想要结束这个为了旅行而工作的阶段,我想阅读,写字,跑步,锻炼身体,学习技能,脚踏实地,培养自己的心性,与中国的社会接触,增强生存能力,开始挖掘另外一个自己。

这大概就是整个过程了,从坚持到放弃,找到了现阶段的需求。当然在这一年工作中,我也发生了很多积极的改变。

口语,社交,触碰不同的文化,思想上变得包容,开放,也认识了可爱的朋友。在工作中,培训中学到的东西也是很珍贵的,物质体验,专业知识的输入,与Supplier,trainer,平等地交流,你会看到与我们不同的一群人他们身上的特质。

这份工作也有很多优点:

员工机票福利工资待遇良好,包吃住,交通。工作环境也很安全。

同事关系简单(在我看来)

学习口语(中国同事和外国人都很多,主要看个人交流意愿),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

体验和外国人一起工作的感觉。

中介公司很负责,有什么问题会及时解决,比如疫情严重时,与这边公司商讨建议允许我们戴口罩,并在后期为我们寄来了口罩。

在文章的最初,我列举了我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以下是我离职的原因。

完成了境外工作的体验,学到了该学的。认清了现状,疫情之下找到了自身的需求,对旅行的渴望减小。

对未来有逐渐清晰的职业规划,打算践行。

国内发展快,想回国努力生活。

倒班,失眠,经常没有生理期。掉发严重。

对生活舒适度有些许要求,比如独居,这里是达不到的。

这里禁酒。(可去酒吧)

娱乐方式少,生活单一(丰富的生活也可以自己创造,看你如何定义丰富)。

空气质量差,不宜过多户外活动。

最后一点是,我是一个不害怕变动的人。但按照现实情况来说,现在离职似乎并非一个好选择,大多数人都在"维稳",国内就业压力大,我不曾在国内正式工作过,这看起来似乎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及时抽身,尽管国内情况不太乐观,但我也想尝试。结尾处说说我对自己的总结吧。在开始一份工作的时候,要了解自己,这种了解又或许是要一步一步在工作的过程中才能显现,要自我总结。在不同的阶段思考对自身的要求,以及需求,这有助于帮助我们走的更远。明白这份工作对自己的意义也很重要,如果能做长远打算,也是很好的。至于我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它是漫长且需要主动挖掘的,也是经过自我试炼得出的结果,我很感谢这一段经历,它让我更了解自己,也让我探索出了另一个自己。但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就让我说再见吧,多哈。我们都加油吧。

感谢读到这儿的朋友,你们见证了我这一年来的经历。

还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ddqh/5087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