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交流合作处持续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加强与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长短结合、形式灵活”的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同学们创造更多优质的境外学习机会。
年寒假期间,我校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华威大学、东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共组织8个校级赴境外短期交流项目及1个自主参团项目。共有来自于14个学院(部)的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赴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突尼斯开展为期2周到3周的境外培训与访学交流。
为了更好地分享同学们在境外学习和实践的难忘经历,国际处专门策划了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
BJUTStudentOverseasWinterProgramReportSeries
第九期,让我们走进突尼斯文化交流学生大使访问团
一带一路,魅力北非
—与蓝白小城突尼斯相遇
北京工业大学赴突尼斯文化交流学生大使访问团由来自材料学院、生命学院以及经管学院的三名同学组成。
在1月21日到1月30日这十天中,三名同学在北非国家突尼斯第二大沿海城市——莫纳斯提尔市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文化交流之旅。作为唯一一个没有指导教师的团队,三名同学互帮互助,在行程中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并与随行的其他院校同学、老师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同学们切身体验突尼斯文化,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开放的伊斯兰教国家。在这十天中,同学们进行了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参观了当地著名历史、自然景观,并且参与了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款待。
与市长助理的合影
共享晚餐
与当地学生深入交流
一个微笑,一句“Salam”(平安),你就可以在突尼斯畅行。突尼斯地处地中海西岸,是一个与意大利、德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近40%国土为撒哈拉沙漠。它既有让人向往的地中海风情,又有不失古罗马帝国所创下的辉煌。在文化交流期间,同学们游览莫纳斯提尔市及周边地区的自然风光,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起居,感受其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语言文化课程学习
院校交流课程
手工艺品制作学习
到达莫纳斯提尔市,同学们受到了市政府的热情招待,在这座没有旅游景区的喧嚣和商业气息的小城学习语言文化课程,与当地大学生做深入交流,体验当地集市商街,到手工艺品作坊亲手制作一个纪念品送给自己。在莫纳斯提尔,同学们参观了古罗马时期的城堡、莫纳斯提尔大学、国父“布尔吉巴”的墓地、以及当地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此期间,三位同学多次与当地同学交谈各自的学习体会,为对方介绍中国文化,从突尼斯人的角度去探寻这个神秘的国度。
国父“布尔吉巴”墓地
莫纳斯提尔市,是国父“布尔吉巴”的故乡,他去世后就葬在这里。布尔吉巴生前为突尼斯做出的贡献,令当地人无数次感慨万千,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他建立了这个现代国家,也是他解放了妇女。
随后我们前往周边城市凯鲁万、马赫迪耶省进行参观。在伊斯兰教第四大圣城“凯鲁万”踏进了奥克巴大清真寺,静静地观看教徒们对其宗教的朝拜。在凯鲁万,另一著名景点就是阿格拉比特蓄水池,它虽然平平无奇,但是在这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它通过收集雨水,解决了人们的饮水问题,养育了城中人们。而后我们走到了穆罕默德理发师“撒哈卜的陵墓”——一个典型的穆斯林瓷砖和雕刻建筑,有许多老人在这里静候着时光,准备做下一次礼拜。
参观奥克巴大清真寺
奥克巴大清真寺外景
阿格拉比特蓄水池
从凯鲁万出发乘车一小时,我们来到了世界上第三大斗兽场——埃尔杰姆斗兽场,在古老而威严的斗兽场中感叹着古罗马时期奴隶主那野蛮的快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占领与征战中,如今它仅剩下断壁残垣。
斗兽场入口,亦是最完整的一角
斗兽场的断壁残垣
突尼斯,是蓝白色的。这个地中海西岸国家,沿海城市充满着浪漫的地中海风情,蓝天白云,蓝白色的房子,蓝色的海水,白色的海鸥在空中翱翔,亦有著名的蓝白小镇坐落于此。突尼斯的国花是茉莉花,它纯净美丽,不沾染一丝污泥,素雅清纯,贞洁质朴。在沙滩上追逐着第一缕阳光,深吸清澈的海风,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清新世界。
突尼斯,是黄绿色的。历史悠远的迦太基,公元前的古罗马帝国城市,让这座城市中的古建筑成为蓝白中一道靓丽的黄线。有人说它过于突兀,但这正是这座城市的象征,它见证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在这个近40%国土为撒哈拉沙漠的国家,黄色是它的另一个主基调,再搭配着绿色的橄榄与仙人掌,黄绿与蓝白相撞,拼接成这个静谧小城。
莫纳斯提尔市
参观古城堡
突尼斯,更是红色的。它的红,由历史中奴隶的鲜血、奴隶主的残暴野蛮而成;由一代代人的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建成;更是由突尼斯人一颗颗热情诚挚的心构成。每到一处,同学们都会受到突尼斯人载歌载舞的热情欢迎。
巴南节载歌载舞
学生感想收获
郇梦雪
——16级生命学院
怀揣着对于突尼斯之行的期待与向往我们登上了飞机,踏上了前往这个神秘国度的旅程,10天的旅途下来,作为大使项目的成员,我们有幸受到了莫纳斯提尔市政府部门的接见,深深体会到了主办方对于本次交流活动的重视以及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参加了多次语言课程的学习,了解到了突尼斯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多元化,开放性的一面,在这里有着宗教文明与西方开放思想的碰撞,有着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文明、犹太文明、罗马文明、法国文明以及现代文明的融合,同时也感受到当地学生对于到其他国家交流学习的向往。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描述突尼斯,我想应当是真诚,我会铭记在这里遇见的一切美好,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遇。
张哲华
——17级材料学院
突尼斯地处地中海沿岸,经历过奥斯曼帝国统治,法国殖民,最终独立,形成了现在多种文化融合的样貌。初到突尼斯,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伊斯兰国家,后来发现不是,当地也会有裹着面纱的女性,但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向往并且接受着西方的文化、音乐、明星、潮流。建筑最可以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审美,突尼斯传统建筑都是标准的地中海风格,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别具一格。突尼斯人因为宗教的原因都十分团结而且热情好客,即使国家没有那么发达,但当地人对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
贺鑫
——16级经管学院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到达北非国家突尼斯,在踏上这片土地之前,我非常期待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领略非洲的魅力。地中海沿岸城市,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温暖,但是当地人民的心是热的。很高兴能和阿里先生相识,他是像家长一样照顾我们,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每天仍然陪伴我们,东奔西走,感受着这个开放的伊斯兰教国家带给我们的热情与包容,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感受着莫纳斯提尔市的风土民情。这个地中海沿岸城池,处处都是蓝白基调,充满着欢笑与热情的问候。当然,在交流期间也少不了基础的语言学习以及文化知识交流。我们不得不承认突尼斯人的语言天赋过人,他们不仅会说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同时也熟练掌握法语,在校期间要学习英语,在街上很多人会用中文向你问候。在归途中,重温突尼斯之行,我非常感谢每一位温暖的人,感谢这次相识!
国际交流合作处
年2月19日
文字
贺鑫、郇梦雪、张哲华
图片
贺鑫、郇梦雪、张哲华
排版编辑
潘晨露、王欣哲
责任编辑
杨圣婴、王晓凡
专题策划
王伟、翁剑成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rdmz/51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