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突尼斯 > 人口民族 > 恭喜泗县这4个村有了新名字全省榜上有
当前位置: 突尼斯 > 人口民族 > 恭喜泗县这4个村有了新名字全省榜上有
广告合作请加
泗县襟连沿海,背靠中原,与江苏徐州、宿迁接壤,是安徽的东北门户。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96.2万人,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国道和、省道穿境而过,泗许高速、徐明高速全线贯通,宿淮铁路客货运全面开通运营,新汴河航道通江达海整治项目启动实施,合新高铁、通用机场等项目即将破土动工。
有一种惊艳
叫你的家乡入选了
“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你却不知道?!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印发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认定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各地自主创建和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省级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复核,经请示省政府同意,认定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四顶社区等个行政村为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大高行政村等个行政村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其中,我市共有18个村上榜,包括5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1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一起来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年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宿州市)
宿州市(5个)
1.萧县(1个)
白土镇费村
2.砀山县(1个)
李庄镇李园新村
3.灵璧县(1个)
大庙乡王沈村
4.泗县(2个)
大路口乡龙湖村、大庄镇曙光村
年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宿州市)
宿州市(13个)
1.萧县(2个)
龙城镇房庄村、龙城镇李台社区
2.砀山县(5个)
良梨镇良梨村、周寨镇周楼村、赵屯镇蒋庄村、官庄坝镇岳庄坝村、关帝庙镇邵楼行政村
3.灵璧县(4个)
渔沟镇卞庄村、冯庙镇张汪村、禅堂乡双李村、渔沟镇中菜村
4.泗县(2个)
瓦坊乡岳场村、大庄镇新刘村
大路口乡龙湖村(向上滑动查看)
泗县大路口乡龙湖村位于国家湿地公园石龙湖畔,国道穿村而过,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居民户,总人口人,辖16个自然庄,耕地面积1.8万亩,土地流转多亩,建有山核桃基地、生态植物园等种植基地。近年来,龙湖村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在村庄规划、基础建设、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村庄规划科学合理。龙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委托南京金埔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乡土风貌与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村庄规划整体风貌与美丽的石龙湖自然环境相协调,村庄生活、生态、生产空间布局合理,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便利。
2.基础建设日趋完善。村庄道路实现了庄庄通、户户通,主干道和村庄道路全部亮化,道路户通率达到85%以上;新一轮电网改造已全部完工,基本实现乡村电气化;全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境内有多家物流快递公司,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需求;通讯光纤普及率达到%,4G网络实现全覆盖。
3.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全村整体推进“五清一改”工作,居民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河道沟渠内没有暴露垃圾,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90%以上,日常保洁管护机制健全;村庄内黑臭水体治理完毕,绿化率达到20%,并建立了种绿、护绿长效机制。
4.公共服务便捷高效。村部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包含农村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内容,为农村居民提高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娱乐需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基本医疗保险费参保率%,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居民子女上学、基本养老、看病就医等问题。
5.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利用乡村资源优势,依托山核桃基地、苗圃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等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依托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获得安徽省优秀旅游村称号;依托山芋培育种植大力发展粉丝加工,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00元。
6.乡风文明渐成风尚。龙湖村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组织,充分发挥各个理事会的作用,每年举办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制定的村规民约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居民容易记忆、便于传颂;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建设了村史馆,让人民群众更深入地了解龙湖村的历史,增强群众的自豪感、使命感。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全年没有发生一例刑事案件,十星级文明户的比例达到80%,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7.乡村经济发展。龙湖村形成了粉丝加工的区域品牌,村民实现充分就业,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
8.乡村综合治理。龙湖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运用村规民约等社会内生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的。
9.人文和生态景观。龙湖村保护好石龙湖乡村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在保持田园风光、粉丝加工方面体现出了浓厚的本土特色。
10.强化示范引领。龙湖村高质量提升乡村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逐步形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利用山芋种植、粉丝加工、湿地旅游等产业辐射周边乡村,带动其他村庄增收,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大庄镇曙光村(向上滑动查看)
近年来,曙光村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绿色农业、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让小宋梨园美起来,村民富起来。以“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坚持项目支撑,项目带动;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特色”为原则,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田园乡村。
1.村庄规划管理。曙光村规划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充分考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可持续性,重视地方传承保护,挖堀民族文化底蕴。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严格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把握新农村建设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坚持多规合一将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突出本土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坚持高起点规划,真正把曙光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宜旅的美丽乡村。
2.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铺设自来水管网,扩大使用覆盖面,水质化验合格,水压稳定、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全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已达到%。污水处理管网全部完工,通过微动力方式进行处理。近期,投资余万元对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种植草皮和绿化带,提高了小宋梨园风景区知名度,不仅极大改善了交通面貌,更是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电网改造已完成,实现了乡村电气化。太阳能路灯全覆盖,并建立有效的管护制度,正常使用,通讯光纤覆盖率达%。实现物流配送和农村快递公共服务。
3.人居环境整治。加大了人居环境整治,积极进行旱厕改造,具备条件的农户将水冲式厕所接入污水管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村内无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垃圾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采取“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保证村内的环境干净整洁。深入开展了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工作,实现水体清澈,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无明显漂浮物,同时把人居环境同经果林建设、土地增减挂等有机结合。截止目前共清理各类垃圾多吨、清理沟塘19个、拆除破旧危房0多平米,拆除圈舍多处,整治后的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达到了干净、整洁、有序的标准。
4.农村公共服务。曙光村加大了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投资万元将为民服务中心、健身中心、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及残疾人康复中心融为一体,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新建文化广场2座,村民聚集在此跳舞、健身,村里经常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儿童节汇报演出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重建近平方米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齐全,内设门诊、治疗室、预防保健室、药房,配备血液分析仪、健康一体机、心电图机等设备,为村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诊治服务。投资80多万元新建村级养老院,全村五保户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年曙光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9%,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5.农村产业发展。曙光村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锦曙光”牌小宋酥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成立了云海种植家庭农场、王行凯种植家庭农场、远贺家庭农场。种植梨园亩,年经济收入余万元。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力争全村经果林达到亩,让曙光成为“百果园、花世界、绿曙光”。
6.乡风文明建设。加大了乡风文明建设,以“一约四会”为抓手,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等方式,营造浓厚文明乡风氛围,发放《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积极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评选,以及跳舞唱歌、普法宣传、平安创建等活动,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全村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7.乡村经济发展。曙光村不断加大农业设施建设,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壮大特色水果种植产业。年,“锦曙光”牌小宋酥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通过省级标准果园创建项目验收,小宋梨园走上产业化、品牌化道路。年,云海种植家庭农场、王行凯种植家庭农场、远贺家庭农场已通过认定。曙光村现有连片梨园亩,带动农户种植亩,年产量1万余吨,年均收益万元,人均收入达1元左右。年,小宋村荣获省级旅游示范村称号,游客在不同季节有花赏、有果摘。年4月,安徽果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已实现经济收入60余万元。目前,曙光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已结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完成。
8.乡村综合治理。曙光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运用村规民约等社会内生机制,健全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9.人文和生态景观。曙光村结合旅游项目建设,赋予农业空间更多服务功能,促进一产为主向二产和三产融合转化,设置多类型项目,以当地梨树、石榴主导产业为主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田园曙光。并结合村庄风貌,建设节点景观,打造农耕文化等进一步提升曙光的景观特色。
10.强化示范引领。年4月4日,泗县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暨大庄小宋梨花节在小宋梨园盛大开幕,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增收余万元。当年春季又在小张庄、西彭庄、王场庄新种植杂果余亩,栽植突尼斯软籽石榴2万余棵,冬枣1万余棵,在梨园景区道路两侧栽植美国红枫0亩,经果林亩,带动周围村庄农户种植经果林。小宋村不断发掘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努力打造春赏花、夏捉蝉、秋摘果、冬观赏的四季农旅常态化,努力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产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魅力梨园,让曙光村成为皖北璀璨的旅游明珠。
瓦坊乡岳场村(向上滑动查看)
近年来,岳场村以党建为统领、以绿色谋崛起,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漕河画廊、生态岳场”建设。
1.村庄规划管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编制了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全村生活、生态、生产空间布局合理,村庄整体风貌与村域内小黄河、小漕河等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了浓郁的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体现了村庄规划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先后召开村组群众座谈会、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尊重群众意见,全村群众对村庄规划满意度很高。
2.基础设施建设。岳场村实施安全饮水战略,自来水实现组组通、户户通全覆盖。经过权威机构监测,水质安全、卫生达标,未发生过饮用水安全事件。全村道路全面硬化,实现庄庄通、户户通。全村构建形成刘大路、新庄—周芝、小河沿—小仝“一横两纵”的交通网络。村内主干道及文化活动广场、卫生室等公共场所照明设施齐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且有专人维护。新一轮电网改造完成,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安全有保障。小河沿中心村电商综合服务点能够开展快递公共服务,全村4G宽带网络全覆盖。
3.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村改造户用无害化厕所余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在8个自然庄合理配置垃圾桶共个,建设垃圾池40个,成立了垃圾清运专门队伍,建立日常保洁管护机制,出台了垃圾储运设施维护措施。下大力气治理村域内黑臭水体,清理汪塘18口,清理柴草垛方,清理陈年垃圾5方,拆除破危房屋10平方米,拆除畜禽圈舍平方米,清理畜禽粪便方。在小河沿中心村、刘大路两侧及主要干道两侧实施“绿色走廊”战略,村民房前屋后栽植花草树木1株,汪塘周边栽植垂柳棵,绿化覆盖率达到25%,建立健全了种绿、护绿机制,推行村级林长制。在小河沿中心村及岳场、周芝、散刘等自然庄深入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有序。大力实施了村域范围内田间地头及河道沟渠农业生产垃圾清理行动,重点治理农药瓶(袋)、废弃农膜等面源垃圾。
4.农村公务服务。全村建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一处,村小学、村卫生室、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服务水平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5.村级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本村资源禀赋优势,发展鹅苗孵化、种鹅繁育、大青豆、中药材、大葱等特色种养业,发展红高粱初加工、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6.乡风文明建设。开展倡导移风易俗、推行乡风文明行动,成立了“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充分发挥了道德约束作用,教育引导全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全村文明乡风蔚然成风、成风化俗。通过宣传彩页、广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宣传村规民约,经常性开展广场舞、旱船、花灯、钱杆舞、拔河、篮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深入挖掘小漕河漕运文化、小黄河农耕文化,培育“百年古村落、梦里小漕河”乡土文化品牌。
大庄镇新刘村(向上滑动查看)
泗县大庄镇新刘村位于镇政府西南方向,距离镇区4公里,辖13个自然庄,总人口人。近年来,新刘村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代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幸福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村庄规划管理。坚持规划引领,以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专项规划等为依据。泗县美丽办、大庄镇人民政府、北京都市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对新刘村实施规划管理全覆盖,经实地考察、通盘考虑该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注重保持新刘村乡土风貌,编制了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
2.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争取上级拨款近万元,修建水泥硬化道路33.78公里,实现庄庄通、排排通、户户通,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供电部门投资.9万元,对新刘村张宅台区、新河台区、刘集台区等7个台区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电网设施明显改善,实现供电时间充分,电压稳定,村民用电安全。年,实施自来水管道安装工程,管道整村覆盖率95%以上,并能正常供水,村民饮水安全有保障。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家通信公司投资19.2万元,在新河、刘集、程刘建设5处光缆工程,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完工,实现全村4G网络全覆盖,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丰富居民娱乐生活。安装路灯盏,村主干道和公共场所照明设施齐全专人维护。设立邮乐购便民网点,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3.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利用公开栏、小广播等广泛宣传“五清一改”政策,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将“三清四拆”与农村旱厕改造与污水处理相结合,与土地增减挂、植树造林、汪塘治理相结合,立足全局,统筹规划,着力把五刘集庄、新河头庄作为亮点打造。截至目前,全村共拆除大小猪圈个;拆除破旧危房户间;建设公厕26个,完成旱厕改造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以上;清理汪塘17个,清淤面积近平方米,基本实现水体清澈,净化整洁;清理陈年垃圾近吨;完成土地复垦78.9亩;全村主干道两旁和房前屋后栽种风景树、果树棵,人居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美满。
4.农村公共服务。新刘村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明显改善,投资20万元扩建为民服务中心、健身中心、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及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新建文化广场3座,村民聚集在此处跳舞、健身,村里经常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儿童节汇报演出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重建近平方米新刘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齐全,内设门诊、治疗室、预防保健室,配备健康一体机、小便分析仪、儿童视力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能够开展村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诊治;争取上级资金.4万元对新河小学、刘集小学校舍、运动场、辅助用房、院墙等进行改造,满足村民子女教育需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5.村级产业发展。新刘村分两期建设光伏电站,一期占地9.亩,二期占地13.6亩。年8月,发电站并网发电产生收益,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约9.8万元。流转土地亩,投入资金约万元,建设果蔬大棚27个,并在东孙庄东湖建设了果蔬扶贫产业示范园。流转土地亩,投资90万元建设薄壳山核桃扶贫林基地,种植棵果树。年新刘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66万元。
6.乡风文明建设。新刘村以“一约四会”为抓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推动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通过宣传栏、广告宣传画和宣传标语、文化墙等方式,营造浓厚文明乡风氛围。发放《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积极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开展内容丰富的“十星级文明户”、“脱贫示范户”、“好媳妇”等各类创评活动,净化乡村文化环境。在县电台大力宣传新刘村“七愚公”几十年如一日为村民义务修路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推动新刘村乡风文明建设。
宿州美丽乡村建设始于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选取36个村作为示范中心村重点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正式起步。到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时,萧县和埇桥区跻身皖北片区先进行列,先进县区比例在皖北领先,圆满完成“皖北保先进,全省超平均”的预期目标。经过前三年多的耕耘与铺垫,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推动补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扭转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广大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刷新。群众生活富裕、人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丽乡村建设日渐成为大美宿州最亮丽的“名片”。年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分水岭。此后,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更加丰富,考核周期减半,建设步伐提档。全市每个乡镇基本上都有一到两个示范中心村,甚至更多;每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都整治改造一番,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已经呈现出串点成面、连线成片的格局,一个个盆景串成了一道道风景,实现了由一枝独秀向花开满园的转变。我市农村地区广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乡镇驻地整治建设任务,现在这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并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力争年80%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力争到年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你村入选了吗?
来自泗县发布
往期热点回顾(点击查看):用泗县话念出这些歌名,第一个就笑喷了!
泗县人自己生产的一款车!现已停产
泗县交警大队搬迁了...
重磅!泗县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在泗县农村这些行为将重罚!
总投资近36亿!泗县被选中!泗县农村人有福啦!
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危房拆除没有补偿问题,县住建局答复了
诬告!泗县一村民举报村干部贪污被拘留
广告合作请加
泗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古称虹县、泗州,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泗洪,西接灵璧,南连五河、固镇,北至东北与睢宁、宿迁毗邻。总面积平方千米。
截至年,泗县下辖12镇、3乡,常住总人口83.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4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5.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7.0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8.3:32.3:3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3]
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自然秀美的“虹乡八景”、楚汉之争的古战场——霸王城古迹遗址、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等历史古迹。泗县境内大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适于各类农作物生长,尤其是农林牧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年日照时数为4至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至天,年均降水量至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泗县人才招聘总群QQ124586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rdmz/50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