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阿拉伯的故事突尼斯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们听着约翰·施特劳斯《一千零一夜圆舞曲》来开始突尼斯的行程。

突尼斯共和国位于地中海南岸,是非洲大陆的北端,是非洲仅次于埃及的文化古国,首都是突尼斯市。

我们于年1月23日和2月5日两次入境突尼斯,进行探亲和游玩。

突尼斯对中国总体友好,旅游不需要签证,只需提供酒店订单和回程机票即可停留三个月。中国目前没有往返突尼斯的航班,可以选择从阿联酋、土耳其、法国、西班牙等国中转进入,我们两次分别选择从巴黎和巴塞罗那直航突尼斯。

突尼斯是一个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和其他非洲国家不同,突尼斯黑人比较少,感觉比法国少。突尼斯盛产椰枣,橄榄和西红柿,橄榄制品和西红柿制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此外,银器皮具马赛克等手工艺品也是它的特产。

突尼斯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法语,我们这两次主要在突尼斯市游玩,突尼斯市比巴黎大,玩起来也比巴黎要累,主要景点是麦地那老城、蓝白小镇和迦太基遗址公园。

由于女儿在突尼斯联合国机构实习,因此我们的吃住行由女儿全包,住在她在拉马萨居民区租的一个公寓里。拉马萨属于突尼斯市的一个区,离市中心大约15公里,大部分在突工作的外国人都选择住在拉马萨,因为拉马萨有突尼斯最美的海滨。

这个公寓在中国来看就是一栋别墅,大约平米,上下两层,三室一厅两卫,由女儿和一个法国姑娘一个德国姑娘三人合租。门口小院开满鲜花,有一颗硕果累累的柠檬树,孩子们把树上掉下来的柠檬收起来,每天都可以用柠檬泡水喝。

1月24日是中国的除夕,女儿请来了她的同事和朋友们一起欢度中国新年,我们包饺子,讲中国习俗和中国文化,使这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中国人民和中国充满了好奇好感和向往。

突尼斯曾经是法国殖民地,被称为欧洲的后花园,在突尼斯市中心,有一条布尔吉巴大街,被誉为突尼斯的香榭丽舍大街,这条街起点是这个著名的大本钟与埃菲尔铁塔二合一的宣礼塔,终点是麦地那老城。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此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宣礼塔后面倒金字塔造型的是道拉斯酒店,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这是布尔吉巴大街起点共和国广场上的首任总统布尔吉巴的骑马雕像,年法国同意突尼斯独立,次年布尔吉巴推翻傀儡国王就任突尼斯共和国总统并成为终身总统,直到年政变被赶下台。

ILoveTunis是突尼斯市著名地标,后面就是独立广场,广场矗立着伊本·赫勒敦的雕像,他是阿拉伯穆斯林学者、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被认为为人口统计学之父。伊本·赫勒敦年出生于突尼斯,是塞维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的后裔,曾经在突尼斯为官,也曾在伊斯兰统治西班牙时期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和塞维利亚为官。

麦地那在阿拉伯语中是“城市”的意思,突尼斯麦地那老城历史悠久,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变幻。这是巴卜·巴哈门,进入古城的大门。

曲折蜿蜒的小巷,鳞次栉比的商家,涵盖了吃穿用和礼品以及各种的小吃。小吃主要是各式各样的点心和糖,用的包括手工业品如银器,铜器,皮具、瓷器、马赛克和各类香水、首饰和护肤品,一应俱全。突尼斯麦地那的商铺一千家应该不止,所以在里面非常容易迷路,像迷宫一样,走来走去又回到了原来的商家,好在一个当地人主动要当我们的导游。他一路介绍,领着我们在麦地那古城的人流中穿梭不停,行走自如,给我们介绍沿途的景点和风俗,带我们参观王宫,如果不是他,我们根本找不到来去的路,更找不到入王宫的门,完全想象不到王宫的门竟然是旅游局指定的一家商店的大门。

这个导游人还是很好的,在带我们参观的途中遇到了他爸爸和朋友们都给我们一一做了介绍。他给我们介绍了清真寺,原来清真寺不仅仅有做礼拜的功能还有学校的功能,而且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学校的教化功能。最有意思的是让他带我们上厕所,如果不是他带领,我们根本不知道这就是厕所,既没有臭味,也没有挂牌,如果不是当地人,谁也想不到这就是厕所,里面有人坐着洗手洗脚,太逗了。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第纳尔是必须给的,而且价钱公道。

在突尼斯贫富悬殊还是很大的,有钱人开着好车,上高档餐馆吃饭,而没钱的人连肉都吃不起。在联合国住突机构负责保洁的阿姨,对女儿很好,也很勤快,经常给她洗杯子,有时也聊天,她告诉女儿,她们从来不去外面吃饭,家里也很少吃肉。即便不是保洁阿姨,孩子的突尼斯同事也很少跟她们去外面吃饭,其中一个是突尼斯医生,他一边是联合国机构非正式雇员,医院工作,以贴补家用。这个医生很好,疫情来临,突尼斯没有口罩,他送给女儿5个口罩。

突尼斯货币,1第纳尔合2.5元人民币,一般在外面突尼斯当地饭馆吃饭不会超过6第纳尔,一杯咖啡1.3第纳尔,一个酥皮巧克力面包,在国内要卖20多元的,突尼斯是1第纳尔,非常好吃。打车,5公里大约4第纳尔。

突尼斯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感到最不方便的不是语言而是交通,我们出入没有公交可坐,只有打车,而车比较难打,通常等10分钟是家常便饭,打车的人也很多,出租司机开车都是很疯狂的,车速也很快,时常超速,车况也不好。在机场和大超市门口,他们常常高价揽客,价格一般是真实价钱的三倍以上。除了拥挤的公交车外,还有一种大面包车,车况不错,1第纳尔乘一次,是当地人主要交通工具,我们不知道这种车从哪儿开到哪儿,所以也从未坐过。

老城麦地那有一家专门卖坚果水果挞的店,平时要排大队,有钱难求,今天人不多,4第纳尔一个。

作为旅游者,当地的电话还是比较便宜的,但是切记不要在机场办理,那里骗子太多。我在住宅区附近办理电话卡,非常正规,需要出示护照登记,一张sim卡3第纳尔,2.5G的流量卡一个月是10第纳尔。

这是我们在拉马萨海滨一个专门给外国人吃早餐的店吃饭,需要等位,这顿饭是67第纳尔。

这是我们在突尼斯最好的专门吃库斯库斯的饭馆吃饭,需要等位,库斯库斯是突尼斯国菜,是特殊泡制的小米做的,一般只有中午才供应,普通饭馆库斯库斯不超过7第纳尔,我们要了两个普通的库斯库斯,13第纳尔一个,所谓普通的库斯库斯就是像自助餐一样,有几种小米饭你随意盛,还有几种菜和不同口味酱汤也是自取;我们还点了一份店里最好的库斯库斯品尝,主要是加了一条鱼,卖到23.5第纳尔一份,还有一杯当地特色的薄荷茶,许多外国人喝不惯,但是我觉得挺好喝的。

说到鱼,当地卖的三种食品比较贵,第一是鱼,至少是十几第纳尔一公斤,也不明白为何海边鱼还那么贵;第二是蛋糕,一个小蛋糕一般要50第纳尔;第三是香蕉,虽然突尼斯北纬三十六七度,但是气候堪比海南岛,竟然不产香蕉,香蕉都是进口的。

这是我们在拉马萨海滨的咖啡馆,一杯咖啡9第纳尔。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早点,油饼,真是特别好吃,一个不到1第纳尔,有两种油饼,一种是普通的,一种是加鸡蛋的,等于是在油饼炸的时候加一个鸡蛋一起炸,最后它俩粘在了一起。

突尼斯蓝白小镇,被冠以世界十大浪漫小镇,全名叫西迪布赛义德,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一个国内来的口罩团,这个旅游团几乎全体戴着口罩,据突尼斯华人群消息,第二天这个口罩团在参观麦地那老城时因为戴口罩被全体赶了出来。蓝白小镇一是看风景,二是看风情。所谓风情就是一家一家的小店,里面卖精美的工艺品和当地特色的产品。像马赛克画,便宜的你能买好几幅,真正好的很贵,包括一些画作,看上眼的,一问不是不卖就是好几万第纳尔。这是一家百年老店,里面是一个个的摊主卖不同的东西。

刚才说到口罩团被当地人赶出,那是不是当地人对中国人极不友好呢?也不是,突尼斯是一个旅游国家,游客是它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意味着是会行走的钱包,各国对游客都是欢迎的,突尼斯对外国人总体友好并实行了特殊政策。我们第二次进突尼斯是2月5日,那时国内疫情很严重,突尼斯机场开始检查体温了,我们一架飞机就三个中国人,以为会对我们详细检查,没想到到了我们就挥手让我们过,在提完托运行李后,别人都需要开箱检查,对我们也是一挥手,过。突尼斯人不会说英语,但是会说中文你好。走在街头经常会遇到突尼斯人隔着老远向你问好,可以看出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中国人。在我住处附近,卖鱼和卖油饼的老板一来二去和我成为了好朋友,我们见面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互相会握手和拥抱。他们也乐于有我们这样的朋友,会主动和我们合影。我每次扔垃圾的时候,会把瓶子给一个捡垃圾的老大爷,而他会在我们出门打车时主动为我去拦车,还会和司机说几句,大概是说他们是我们的朋友,不要多收他们的钱吧。另外一个细节也让我感到很踏实,那就是女儿公寓住着三个女孩子,由于不是一起回来的缘故,不管是夜里还是白天,大门经常不锁,也从未有过任何安全问题。

当地人是不是对谁都友好呢?不是。女儿的黑人同事就遭遇过这种情况,进饭馆被赶出来,必须要有白人朋友领才可以进入,当地一些人对黑人很不友好。

突尼斯古堡纪念碑广场(议会广场)和议会大厦

突尼斯最值得一去的当属迦太基遗址,正式名字叫迦太基考古公园。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迦太基古城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春秋时期的迦太基是一个商业和航海强国,罗马崛起后战国后期和迦太基打过三次仗,史称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的名字和汉尼拔是不可分割的,世界战争史的战神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大获全胜,打到了罗马城下,差点将罗马灭国。终于在中国汉朝时期,罗马彻底打败迦太基,为了报复这个强劲对手,罗马焚毁了迦太基古城,大火烧了16天,如今我们见到的迦太基大部分是罗马人重建后的遗址,一共7个园区,每个园区都不相连,近的几百米,远的几公里,一张门票12第纳尔,可以参观7个园区。为什么罗马战胜迦太基后建成的罗马古城变成了废墟遗址,这主要是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战胜罗马帝国后,怀着对罗马的刻骨仇恨而摧毁了它。

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描述了看到阿房宫遗址时的心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首先我们来到罗马人别墅,这是几个景点中最著名的一个,是罗马人的家园,也是一个葡萄园。葡萄是迦太基人引入到非洲的。这是大门,里面山坡上开满了野花,遗址里马赛克图案清晰可见,洞穴里凌乱着摆放着上百片的古代马赛克作品。

出了这个罗马别墅园区,外面是真正的别墅区,当然也有一些古遗迹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迦太基考古公园的露天剧场,这是一座半圆形阶梯式的古罗马剧场,一共有21层台阶。这是罗马征服迦太基后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时代的剧场,于公元年建成,也有说建于公元年。能容纳名观众,现在仍然在使用,每年一度的迦太基国际联欢节就在这里举行。

看,露天剧场卫星图上地上的骏马标志清晰可见,见左下方三分之一处。

再下来我们来到古罗马修建的引水渡槽,这是把六十公里以外的淡水引到古罗马浴场,浴场荒废后也用于农业灌溉,这个渡槽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透气孔。它地图上的名字叫拉马尔加水箱,下面是地图、卫星图和实地照片。

古罗马人是会享受的人,他们在各地占领时期修建了大量的剧场和浴场,这在当时都是十分豪华和壮观的。这个是突尼斯迦太基遗址的另一个罗马露天剧场。照例先看看地图和卫星图,可以看到整个概貌。

接下来我们乘车来到比尔萨山迦太基遗址,这是一个主要的遗址公园里面还有迦太基博物馆。还是先上地图和地形图。

寒酸的大门,可以看见上面写着,博物馆正在装修,没开放,遗憾。

迦太基司法大殿遗址。

这是法王路易九世的雕像,他在13世纪多次帅十字军东征,被誉为中世纪君主的模范,在十字军第八次东征时在突尼斯染上瘟疫,死在了突尼斯。

这个是汉尼拔区,是公元前二世纪建的一个扇形房屋计划,囊括了商店和珠宝店等设施。

这个地方在公元前二世纪时是一个大型神庙

接下来我们来到位于汉尼拔路的萨拉姆博先知,这是一个圣堂,是祭祀用的,古代用小孩来祭祀神灵。

接下来我们来到古代迦太基港遗址,可以想象,公元前五到二世纪,强大的迦太基商船军舰从这里起锚,前往地中海和欧亚各国。环形湖中心岛是一个锚地,提供供给,船只从环形湖出口驶入大海,外来的敌人很难发现这个港口和锚地。

出海口

接下来我们来到马贡区QuartierMagon,这是突尼斯迦太基遗址的一个历史景点,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个居住区,这里不大,有一些介绍古罗马时期建筑的图片和遗迹。

最后,我们来到迦太基遗址的安东尼浴场。

这个著名的公共浴场是在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时期建成的,是古罗马的第四大浴场。从基部残存的柱石、断墙、拱门可隐约看出两边对称排列的一间间浴室,浴室有更衣室、冷水室、温水室、蒸汽浴室、按摩室、健身房等。浴场用水则从远处的山泉通过60公里长的引水渡槽引来。

二月的突尼斯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除了不能游泳,感觉气候舒适宜人。

十天的突尼斯行程宛如流星闪过,留下了美丽的回忆。再见,突尼斯,你就是我的一千零一夜,我会重温你的故事。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rdmz/5078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