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农业文化遗产请直接叫它旅行宝藏清单


途鸦er,分享旅行之美

文:嗨皮不二编:往事随风图:网络对于我这个城市中长大的人来说,对于农业的认知,或来自于袁隆平的新闻,大师风范,家国情怀;或来自于李子柒的视频,温婉怡人,悠然自洽。其实既片面,又贫瘠。直到这两天看到了一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看到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清单,脑子里烟花迸裂。农业如此的宏伟、美妙、悠深、动人。满是值得探索的宝藏旅行之地。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简称FAO),设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rgiculturalHeritageSystem,简称GIAHS)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拥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适应性和文化独特性的农业系统。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的赖以生存的产业,在农民、牧民和渔民们千百年的传承下,在各地发展出了悠久而独特的农业系统。经历过时代,这些古老的系统,融合了当地的人文特点和自然景观,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生态。只是,这些农业生态在当代遇到了未曾有过的威胁: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枯竭、低经济效率导致的生产衰退。GIAHS项目的目标,便旨在可持续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通过提供技术援助,深化重要性共识,增加农业及旅游市场机会等手段,缓解农业生态和农民的困境。每个农业文化遗产的评定,都会考虑其历史意义及当代意义:不仅因为其历史和人文内涵,更重要的是,其需保障地域粮食生计和福祉的现实意义。项目最重要的五项筛选标准包括:1、有利于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农业系统;2、丰富且独特的农业生物多样性;3、传统知识与技术的传承;4、文化价值观与社会组织的有机结合;5、有强烈审美感的景观。目前,全球共认定了21个国家的52个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拥有最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共计15个。

所有名单整理如下。

国家农业文化遗产阿尔及利亚馬格里布绿洲Ghout系统孟加拉水上苗圃智利奇洛埃岛农业系统中国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陕西佳县古枣园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埃及锡瓦绿洲椰枣生产系统印度克什米尔藏红花遗址戈拉布德传统农业低于海拔的库塔纳德农业系统伊朗喀山坎儿井灌溉系统意大利阿西西和斯波莱托间的橄榄林日本能登山海与朱鹮共生的佐渡群山阿苏草原可持续农业静冈茶草场复合系统国东半岛宇佐农林水产复合系统清流长良传的香鱼南部田边梅树系统高千穗乡山间农林业复合系统宫城县大崎地稻田水资源管理系统西阿陡坡地农业系统静冈传统芥末栽培肯尼亚Oldonyonokie/Olkeri马赛族牧民遗产墨西哥墨西哥城人工岛农业系统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绿洲系统秘鲁安第斯农业菲律宾伊夫高水稻梯田葡萄牙巴罗索农业森林草原系统韩国青山岛传统板石灌溉水稻梯田济州岛石垣农业系统花开传统河东茶农业系统锦山郡传统人参农业系统西班牙阿萨尔基亚马拉加葡萄干生产系统阿尼亚纳盐生产系统斯里兰卡干旱地区层级村庄储水系统突尼斯加夫萨绿洲阿联酋艾因和利瓦传统棕枣绿洲坦桑尼亚Engaresero马赛族牧民遗产ShimbueJuuKihamba农林业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六个文化农业遗产,同时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简称UNESCO),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WorldHeritagesites)。世界文化遗产,是用以保存对全人类有杰出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复合遗产。其实这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拥有最多的55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泰山、长城、秦始皇陵等,都名列其中。六个拥有农业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是:中国,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伊朗,喀山坎儿井灌溉系统菲律宾,伊夫高水稻梯田韩国,济州岛石垣农业系统阿联酋,艾因和利瓦传统棕枣绿洲坦桑尼亚,Engaresero马赛族牧民遗产我细查了这些地方,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旅行资源。毕竟,开发农业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对于其存续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细细看下,这六个农业文化遗产的宝藏之处。中国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分布于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绿春县,总面积约万亩。元阳县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多年来,当地的哈尼人如同山岭的雕塑家,将梯田见缝插针地修筑于山坡之上。梯田海拔从米到米,最多达到级,山坡最陡之处可达75度。哈尼族村庄往往建在山腰。抬头望,村庄上方是繁茂的森林,低头看,正下方就是梯田。哈尼人建立了复杂的管道系统,将水从山顶,引向田中进行灌溉。山水四季长流,则梯田经年饱水。森林、村庄、梯田、河流,构成独特的生态景观。哈尼人用一种守护的态度来面对耕种。相比于刀耕火种的破坏性,梯田如水,柔和地与自然共存了千年。▲耕作的人,是最美的景致。(PhotobyStarSX)名声鹊起后,元阳哈尼梯田,已经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心之向往的圣地。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稻谷收割后灌水期的梯田,一畦畦透亮的水,在万亩山地里连成一片片一盏盏明碎的镜子。微风起,水波摇,山也动了起来。▲灌水期的元阳梯田。(PhotobyRaimondoRestelli)伊朗喀山,坎儿井灌溉系统从多年前起,坎儿井就成为了伊朗喀山的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坎儿井通过铺设地下隧道,打通了周围山区的含水层,将来自山上的新鲜水源,引入低海拔的地区,方便农民从不同的地下层位汲取水源,用以灌溉。这对于多山少雨的伊朗沙漠地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解决方案了。公元前年,波斯帝国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就是依靠着坎儿井,在贫瘠的沙漠里凭空拔起了,号称当世最奢华的城市。▲曾经的奢华帝都,波斯波利斯。(PhotobyAndreaRicordi/GettyImages)坎儿井解决了沙漠的用水问题,也成为了沙漠中最早的空调系统和制冷系统。和伊朗的Badgir(一种风塔,用于通风和降温)搭配使用时,坎儿井里的水,将室外通入的空气降温,室内的人便觉清凉。在现今的雅茲德地区,这种古老的空调仍被广泛使用。而在冬季,当水被引入用隔热材料造成的锥形的地下室中,便冻成冰块。在夏季,地底的冰块就降低了附近地区的温度。冰块也可以切割运出,供室外降温。▲室内的坎儿井,现今仍在使用。(PhotobyDesignPicInc/Alamy)更为外界所知晓的,是坎儿井为美学范儿十足的波斯花园的构建,打造了基础。曾经,在空气都被烧灼变形的沙漠中,为树木、花草、泉水和溪流围绕的繁盛的波斯花园,仿佛一种虚幻的真实。波斯语里称其为“Paridaida”,意为天堂。波斯花园极大影响了后续年代里的设计美学,从凡尔赛宫到阿尔布拉罕宫,从马拉喀什的宫殿到阿格拉的泰姬陵,波斯花园的风采,从沙漠里散播到了世界各地。沙漠地底的坎儿井系统,正是藏在郁郁葱葱的植物之下,藏在波斯帝国的辉煌背后,真正的根。▲设拉子天堂花园,波斯花园代表,现为博物馆。(Photobytunart/GettyImages)菲律宾,伊夫高水稻梯田伊夫高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北部山脉。年前,菲律宾的原住民族伊夫高人,据说就在陡峭的山坡上,徒手开垦,用错综的石墙和土堆,用精心的种植和灌溉,奇迹般地再造了这一片大自然本不慷慨的赠礼,在1米的海拔上,建筑了水稻梯田。▲菲律宾原住民族,伊夫高人。(Photobyrweisswald/Shutterstock)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近代殖民文化的巨浪洪水,未能进入这原始险峻的天梯,原住民原有的文化和习俗得以保留。而威胁梯田耕作文明的,恰是当代如蒸汽般弥漫的现代化进程。伊夫高的年轻人们,向往于经济回报更高的旅游服务业。大量梯田一度荒废,进入濒危名录。年,在政府的大力干预下,梯田系统才得以保留。在吕宋岛的旅游开发中,最成熟和知名的,要属巴纳韦梯田,灭霸看了都想去——在《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里,灭霸功成身退后的隐居之地,就是取景于那里的风光。只是,巴纳韦梯田其实并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其过多存在的现代建筑,降低了其传统保留的完整性。伊夫高梯田中,其他五片最完整的群落:Nagacadan,Hungduan,Mayoyao,Bangaan,Batad,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梯田得以在当代社会得以保留,旅游业适当促进当地居民的收入,我们作为旅行者还得以一览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这无疑算是一种恰当的现状了。▲种植期的伊夫高梯田。(PhotobyNedjatNuhi)韩国,济州岛石垣农业系统石垣,即是石墙,是济州人利用当地土壤里的岩石筑成的墙体,用以保护济州的农作物。济州是火山岛,所以,当地的石头通常被熔岩打磨得圆形多孔。超过2万公里的石墙,如同士兵一般站在岛上,抵御强风,保留土壤,保护农作物。这里的石墙被当地人称为“黑龙”,在0多年的时间里,守护着这里的作物和生息。石墙也成为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必要保障。超过0种的花卉盛开在岛上,随之而来的,是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们的生存乐土。▲石墙以厚实身躯,承载着鲜花的柔美盛开。(PhotobyJejuTourismOrganization)而济州更为大众熟知的,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则是火山岛和熔岩洞。济州的旅游发达,《请回答里》,去济州的旅行梦想,萦绕着每户人家。拒文岳熔岩洞窟群,熔岩流以鬼斧神工之力塑造出的独特地质环境和视觉奇观。彩色碳酸盐装饰了岩洞的地板和屋顶,深色的熔岩墙上,则诉说着大自然最深不可测的秘语。▲拒文岳熔岩洞。(PhotobyGoogleartsandculture)汉拿山,韩国最高峰,也是一座休眠火山。汉拿山的四季色彩斑斓。春天的杜鹃在岩石间散开一片粉彩,夏日的瀑布隐藏在绿林的薄雾,秋季的枫叶在海边烧起一阵火红,冬日的白雪,则拥抱着深灰的岩石和树枝。▲汉拿山冬景。阿联酋,艾因和利瓦传统棕枣绿洲艾因和利瓦是现今阿联酋的两个城市。虽然如今阿联酋的财富如同地底的石油一般冒出,但是在没有石油经济的年代,那里的人们需要依靠种植棕枣过活。如今,枣子的经济作用虽然大大降低,但仍然贡献了利瓦73%的人口就业,和6%的全球枣产量。除此之外,果蔬和粮食类作物也仍然在这里生产。相伴多年,枣在伊斯兰文明中早已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在经书中多次提及,斋月时,人们每晚的进食,也往往会从枣子开始。枣树的树干,同时也是建造当地传统民居的重要材料。▲富有阿联酋传统建筑风采的TheChediAlBait,Sharjah奢华酒店。这里的灌溉系统,是用人工铸造的管道,收集地下水、泉水和地表水,通过建造在地面和地下的管道,利用重力,将水输送到指定地点。只不过,在现今的灌溉系统中,动力已不全部来自自然水力,而是采用水泵抽取的地下水。绿洲让人类社区在沙漠地区得以繁衍,也塑造了独特的当地景观。由于丰富的绿洲资源和合理的灌溉系统,艾因曾被称为“花园之城”。如今,延续了年的艾因绿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最著名的扎哈里古堡(AlJahiliFort),建于19世纪,是阿联酋现存最大的城堡类建筑。城墙由泥土、干草和棕榈树干造成,每六个月就要重新修筑。如今,这里是展示当地文明的博物馆。▲扎哈里古堡。(Photobyabudhabiculture.ae)更有中东风情的,是当地的骆驼集市(AlAinCamelMarket)。干草堆围绕的集市里,来自也门、苏丹和巴基斯坦的商贩们,将骆驼们一队队地从卡车中领下。这个集市不仅是专业人士的交易场所,也是当地着力开发的旅游项目。商贩们会很热情地向游客展示今天的主推产品。▲艾因骆驼集市。(Photobyabudhabiculture.ae)坦桑尼亚,Engaresero马赛族牧民遗产最后一个,到了非洲,大约是越来越陌生了。先说说马赛族(Maasai),他们是活跃于东部非洲的游牧民族,主要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人口约90万。在近代经历了殖民者的掠夺后,如今又在维持传统和适应现代的困局里挣扎。▲马赛族人。(Photobymaasaiwilderness.org)在东非干旱的气候里,马赛族牧民实践出了可确保生计的游牧加耕种的复合系统,为他们提供了肉、奶、玉米、大豆、水果、草料和土地肥料。在放牧时,他们会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原则,例如尽量避免刚使用过的土地;与其他部落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迁徙时,先让年轻的牲畜前往,并确保当地水土合适时,再将所有牧群迁徙到新的地方。精于游牧的他们,独立培育出了当地的瘤牛、红马赛羊等品种。▲马赛族人牧牛图。(PhotobyMarioMoreno)马赛人生活的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Ngorongoroconservationarea),以当地的火山口命名,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当地的旅游名片。马赛族仍然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居住地,保留了传统的游牧生活,并将旅游业作为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之一。保护区占地多平方公里,拥有非洲最著名的五种野生动物:非洲象、水牛、犀牛、非洲狮和非洲豹,是著名的动物大迁徙的其中一站。▲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的动物群体。恩戈罗恩戈罗,这个念起来拗口的名字,是马赛人用牛羚的声音,为这座火山口取的。万年前,火山的爆发过于剧烈,把山口都炸破。但是如今,当你眺望这里的大片草原、淙淙清泉、成群的动物和浅浅的苏打湖水时,会感受到一种,能够抚平火山汹涌怒火的平静力量,红晕怀抱着夕阳,小心地把它一点点地放下去,放下去。▲恩戈罗恩戈罗的落日。(PhotobyMarioMoreno)篇幅有限,今天讲完这六个,已经够本。实际上,在目前还看不到头的内循环时代里,我国上榜的农业文化遗产,都是不错的旅行目的地。如果在其中有你正好想要去的地方,就请在读者群或后台留言吧,我会抽空捡起老本行,为你做一份保证有效,也争取有趣的攻略。参考资料:WikipediaFAO.orgGoogle艺术与文化GloballyImportantArgiculturalHeritageSystems,FAOIran’sancientengineeringmarvel,BBC.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lyjd/5126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