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獨狼式恐襲如瘟疫肆虐歐洲


筆者:黃海振資深評論員

繼法國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三起恐怖襲擊事件後,治安良好的德國在幾天時間裡又接連發生恐怖分子在火車上用斧頭砍殺遊客、和慕尼克商場發生30多人死傷的槍擊案。頻繁的恐怖襲擊事件,說明世界文明發祥地之一的歐洲並不太平。9.11事件後,美國實施全面反恐,由於「美式反恐」利用自己的科技、經濟、軍事優勢對相關國家無孔不入,在中東和阿拉伯引起強烈不滿,結果坐大了「伊斯蘭國」;迫使由於債務、難民和分裂危機的歐洲「積聚」更多的怨恨;讓防不勝防的「獨狼式恐襲」如同瘟疫肆虐歐洲。

去年初巴黎《查理周刊》遇襲,去年底巴黎又發生連環恐襲,今年國慶日在尼斯市再發生恐怖襲擊,均造成大量平民死傷。19噸高速卡車撞向欣賞法國國慶煙花的人群,釀就「尼斯慘案」,顯示法國的反恐情報資源缺乏、警方保安措施形同虛設、活動組織者防恐意識薄弱。另外,恐怖分子「獨狼式」襲擊,也大大增加了反恐的難度。10多年來,英國、德國、法國等被美國「綁架」,緊跟美國選擇性反恐,加深了恐怖組織對歐洲國家的仇恨。

滋生恐怖分子土壤沒變

德國和法國是歐盟的「大哥大」,該兩個國家不僅經濟總量領跑歐洲,科技、文明、法治等也走在歐洲的前面。「大哥大」接連被「恐襲」,已經在民眾心理上造成的巨大的恐慌。美國的反恐戰役已經開展10多年,卻仍然停留在治標而不治本的水準上。拉登雖然死了,但滋生拉登的「土壤」沒有絲毫改變。美國利用自己的金融大鱷阻擊發展中國家經濟;利用科技手段監聽世界各國要員的電話;利用巡航導彈襲擊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國家;讓中東和阿拉伯國家對美國及歐洲國家產生極大的仇恨。

由於滋生恐怖分子「土壤」沒有絲毫改變,隨時可能出現比拉登更加難對付的「超級拉登」。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反恐目標是「尋找拉登、殺死拉登;打擊伊斯蘭國」;卻從來沒有深刻反省究竟是什麼原因會滋生拉登、「伊斯蘭國」。美國如果意識不到滋生拉登和「伊斯蘭國」的原因,並加以引導、改善,將可能面臨更多的恐怖分子。拉登及「伊斯蘭國」部下都受過美國的訓練,恐怖組織使用的戰術和美軍「海豹」也極為相似,屬於同源同宗。從這個角度來講,是美國自己造就了恐怖組織這個「毒瘤」。

歐洲已變成反恐「冤大頭」

中東北非地區此起彼伏的動盪,已經成為滋生恐怖分子的「最佳」土壤;而美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反恐政策,使恐怖分子在這些地區存在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完全可以說,是美國「催產」了恐怖組織ISIS。法國接連出現恐怖襲擊,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人為因素。客觀上,法國是一個多民族社會,其中移民佔總人口的12%。在大量的移民之中,包括相當多非洲籍伊斯蘭後裔,他們在法國受到歧視,找不到好的工作,近年又受到美國將反恐和伊斯蘭畫上等號的情況,使他們的處境非常不妙。

這次在尼斯製造慘案的卡車司機就是一個突尼斯伊斯蘭青年。另外,法國比美國「民主」,在保護個人隱私方面,不會像美國那樣肆無忌憚進入相關疑犯的郵箱和社交平台,當然也就喪失了反恐情報的重要來源。法國反恐硬體建設不僅跟不上現實的需要,甚至可以說是落後許多國家。法國是極少數不實行地鐵入口安檢的國家,巴黎還曾經嘲笑在地鐵實施安檢是不文明的表現。法國近年積極跟隨美國「反恐」,無論是入侵利比亞,還是攻打敘利亞政府軍,法國都擔當「先鋒」的角色。由於美國不願意和歐洲分享反恐情報,致使歐洲變成反恐「冤大頭」。

(原文出自年7月28日文匯報)

(圖片轉自網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lsyg/5128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