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对中国免签后,摩洛哥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旅游圣地,一言不合就飞到那里游玩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而同样位于北非,和摩洛哥画风相似,就在今年也对中国实施了免签政策的突尼斯,倒是还略显小众。
没错,突尼斯又是一个说走就走的国家。早前突尼斯外交部就宣布——
从年2月16日起:①持外交、公务护照的中国公民,可免签入境突尼斯。②持普通护照的中国游客,可免签入境突尼斯,入境时须出示与本人在突停留时间相符的往返国际机票和酒店订单,停留期不超过90天。③因工作、学习、探亲等目的赴突尼斯的中国公民,仍需事先前往突驻华使馆办理签证。
这个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小国,素有“欧洲后花园”之称,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隔海相望,拥有长达公里的地中海海岸线和多年历史。
大海,沙漠,港湾,古迹,山河,小镇......突尼斯集万千风情于一身,被赋予无与伦比的神秘与浪漫。
突尼斯人文遗产众多,从柏柏尔人,到迦太基人;从古罗马文化、拜占庭文化到阿拉伯文化、欧洲特别是法国文化。如今,境内共有8个地区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7个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被称为“地中海明珠”,是北非大陆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现代化国家。因其深受法国殖民影响,建筑、饮食、还有生活习惯有着浓浓的欧式风情。
突尼斯城(Tunis)
作为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城,是每位游客必到之处。突尼斯城是一座海滨城市,阿拉伯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被称为“突尼斯香榭丽舍大道”的布尔吉巴大街是突尼斯城的主要干道,起始于钟楼,止于法国门。各种商铺、咖啡厅、休闲场所散步在布尔吉巴大街两旁。
旧城麦地那(Medina)
麦地那在阿拉伯语有“老城”的意思,专指阿拉伯人传统聚居的城,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突尼斯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老城麦地那至今仍保留着数百年前的风貌,呈现出热闹非凡的阿拉伯集市景象。走进这里,就像穿梭于一座阿拉伯文化博物馆。
商品琳琅满目,巷道纵横交错,很容易迷失在其中。这里有土耳其风格的灯饰,突尼斯男人的红帽子,撒哈拉游牧民族的地毯,还有懒散躺在大街小巷的野猫们,好像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迦太基古城(Carthage)
作为北非的古文明,记载着沧桑故事的迦太基城让人着迷,它由腓尼基人建造,被罗马人摧毁但又重新修葺,迦太基是古罗马时代地中海沿岸最强大的城池之一。
尽管历史沧桑变迁,千年之前的神庙墙基、精美雕刻的大理石圆柱、缺少臂膀但衣襟飘飘的雕像,无一不昭示着曾经岁月的辉煌。
站在腓尼基人、罗马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所争夺的土地上,在这几建几毁的遗迹之中,闭上眼睛想一下,三千年间这里曾是当年的军事港湾,曾经有千万条战舰在此停留搏杀!
西迪布萨义德(SidiBouSaid)
曾被《国家地理》评为全球十大浪漫小镇之一,与希腊和摩洛哥的蓝白小镇一样知名。始建于13世纪的西迪布萨义德融合了罗马文明、希腊文化、犹太文明,据说已经消亡的旺达尔人的历史也可以在这个小镇找出痕迹。
西迪布萨义德又名“蓝白小镇”,离迦太基只有一个地铁站的距离。这里所有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颇有童话中奇幻世界的感觉。
相比圣托里尼和舍夫沙万,这里更加清净,更加悠然。
阿拉伯式的蔓藤涡卷展现在铁窗窗棂,对称而迷幻;木门上半部的穹顶代表着清真寺的建筑,门上的蓝色铜钉则拼合出星星和月亮,还有弓箭、花卉等伊斯兰图案,华丽而精美。
有家最著名的咖啡馆叫CafeSidiChabbane,从那里可以远眺地中海和沿岸层层叠叠的建筑,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盘中的甜品香甜味蕾,就算是泡一下午咖啡馆我也愿意。
▲CafeSidiChabbane
哈马马特(Hammamet)
这座滨海小城位于苏斯与首都突尼斯之间,距突尼斯市区大约也就20公里。
它是由曾经雄霸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创建的,分老城和新城两部分。老城仍然保留着几个世纪以前的格局,几遭破坏的部分建筑也都被按照原样修葺。
▲在伊斯兰最为特色的头巾方面,突尼斯女性可以随意选择,不像伊朗那样硬性规定,更没有沙特阿拉伯极端地必须戴面纱。在阿拉伯世界里,整个北非地区属于比较开明的。
老城的路大多是窄小的弯曲胡同,并不是特别好走。而城里很多大门旁边的白墙上,都绘有一条或者两条鱼,寓意平安、幸福、丰收,也意味着这是个渔村。
▲图片来自微博用户
Annaa巴黎
在散发着茉莉清香的迷人小巷,有着不少美丽的小店,卖地毯、纺织品、瓷器、首饰,它们无一例外地绚丽缤纷着。
凹凸的城墙在夕阳下,呈现出的是明亮的土黄色,而海是深深浅浅的蓝色,这样的补色关系,特别入画,更显哈马马特的魅力。
苏塞(Sousse)
这里的旧城区,可以算是突尼斯最引人注目的旧城区之一。在如迷宫般纵横交错的老城区街道中逛一逛,定能感受到不一般的当地人生活。
露天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能让你瞬间感受到这里迷人的阿拉伯风情。
除了老城的历史文化韵味,它的港口也是游客集中的区域,充满地中海风情的海滨大道,停泊着各种游艇和巡游船的码头,洋溢着度假休闲的轻松气氛。
埃尔杰姆斗兽场(ElDjem)
建于公元三世纪的斗兽场,是罗马帝国统治突尼斯的标志。斗兽场有地上和地下部分,拱柱相连,百门之多,雕刻的精美图案仍旧在某个部分依稀可见。
它整体呈椭圆形,是世界三大罗马竞技场之一。一些著名的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人曾专门前来观光,还称赞它为“世界美妙绝伦的竞技场”。
杰尔巴岛(Djerba)
这里被评选为世界十大浪漫岛屿之一,千百年前就属于古罗马的疆域,还曾是犹太人最早的定居地,拥有世界上最早的犹太教堂之一。
来杰尔巴岛一定要尝试一次坐着海盗船出海,过上一天的海盗生活。
年,法国、西班牙及罗马教皇的军队与马耳他骑士结盟,围攻盘踞岛上的海盗,最后攻岛军队全部被海盗杀死。19世纪末法国人攻占该岛。
杰尔巴人主要以种植橄榄和椰枣、织造地毯、打渔为生。在乘坐海盗船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渔民捕获的新鲜海味,非常惬意。
除了享受地中海的阳光、沙滩外,岛上还有一个名为Erriadh的小村,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巨大涂鸦。门窗、墙壁是最好的画纸,居民家的蓄水池、烟囱、街上的变电箱、废弃的电线杆,甚至垃圾堆,都被涂鸦得颇具艺术风采。
▲图片来自MohamedMessara/EPA
杰里德大盐湖(ChottElJerid)
这是仅次于南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和中国青海格尔木的察尔汗盐湖的世界第三大盐湖了,景色极其壮观。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盐湖,由于常年气温颇高,湖水几乎完全干涸,只有白茫茫一片,一望无际的盐滩。与空中的云层连在一起,颇有世界尽头的意味。据说,这里还会出现如梦如幻的海市蜃楼,只可惜一般都在夏天。
除了盐湖,这里的一大亮点就是旁边被涂鸦成“艺术范”的公厕,也算是给茫茫沙漠增添一丝情趣吧。
托泽尔(Tozer)
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突尼斯古城托泽尔,其实从地理上更靠近阿尔及利亚。作为世界著名的沙漠绿洲,这里有多公顷的椰枣林,登高远望,仿佛茫茫大漠中的碧玉。
这里的歇比卡绿洲被称为“荒漠中的世外桃源”,碧绿的湖水和茂盛的椰枣树曾征服了电影《英国病人》的导演。
▲电影《英国病人》剧照
离托泽尔城约35公里处,就有《星球大战》的取景地屋姆迦麦(OngJmel)。这是块专门为电影搭设的场地,在电影拍摄完毕后被全部保留下来。
▲图片来自微博用户
ThorinaW
一片废墟留在了漫天黄土的沙漠,傍晚时分造访这个地方,会有身在另外星球的感觉。
马特马他(Matmata)
马特马他是由黄土、砾石构成的崎岖山区,特有的壮观山丘呈现出一种外太空般荒芜凄凉的美。
还记的电影《星球大战》吗?有5部出现过虚拟星球——塔图因星。而这个星球原来就在这里,马特马他取景,绝地武士们曾在此生活过,也在这里战斗厮杀过,机器人逃生时也曾坠入此地......
▲电影《星球大战》剧照
马特马他是北非原住民柏柏尔人部落的总称,现在这里依然是柏柏尔人的聚居地,保留着古老地道的柏柏尔人文化。
为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柏柏尔人为躲避阳光而开凿了很多洞穴房屋。独特的“穴居”建筑形式,不仅能遮挡酷热的烈阳,还可防止风沙的吹袭。
杜兹(Douz)
从马特马他继续往西就能来到杜兹。杜兹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可以近距离感受撒哈拉沙漠的热情。
来这里,还可以体验意义非凡的火星帐篷,无数对沙漠情有独钟的旅行者,都会选择这种能够体验游牧民族的全生态酒店。
现在,这里成为许多人撒哈拉远征的起点,热爱沙漠的探险者们,都在此骑上骆驼,开始他们的撒哈拉冒险之旅。
禁忌
1.禁食猪肉、忌讳谈“猪”字。
2.不可在政府或警察部门门口照相。
3.不要与当地人过多谈论政治宗教等话题。
4.参观清真寺、博物馆时,不可穿露背装、短裤等。
5.忌讳数字“13”,认为“13”是不吉利的和厄运的象征。
6.突尼斯人喜欢送礼,但初次见面送礼则被认为有行贿的企图,且忌用酒作礼品。
7.突尼斯人认为左手肮脏,右手高贵,所以待客接物品以右手为礼貌,用左手则有污辱人之意。
注意事项:出发前请注意了解近期突尼斯政治和安全形势,
电话(24小时):+
大使馆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lsyg/2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