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周一,事儿君报道过俄罗斯圣彼得堡发生地铁爆炸,
目前造成14死,39人伤。
这次爆炸,和这个月22号发生在英国议会大厦外的袭击,年发生在法国尼斯的袭击,和年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爆炸一样,
都属于恐怖袭击。
但是...这两天有几家媒体提到,虽然所有袭击的性质相同,
但得到全球的‘待遇’却完全不同....
Metro:
圣彼得堡民众遇害,没有一座欧洲标志性建筑为他们哀悼
华盛顿邮报:
恐袭后的伦敦得到了全球的哀悼,而圣彼得堡只得到了一片沉寂。
虽然听上去很不公平,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些年自从恐袭在各国常态化后,
每次出现一次重大恐怖袭击,全球人民都会团结起来哀悼,合力表示反对恐怖主义,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刷tag,点蜡烛,政府也会在最出名的标志性建筑上为受害国家的遇难者亮灯...
比如,在年法国巴黎和北郊圣但尼发生连续爆炸后,
法国的国旗几乎是刷遍了全球的著名建筑...
悉尼歌剧院...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耶稣雕像...
纽约的帝国大厦...
耶路撒冷的哭墙..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的城堡...
还有英国...
多伦多...
等等等等...
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分享着祈祷的图片,写着PrayForParis...
Facebook也及时推出了新功能,呼吁全球网友把自己的头像设置为蓝白红三色,表示支持法国和巴黎人民...
在短短几天,一股悲伤的情绪传遍了全球,
所有人都把这起恐袭当做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去看待,表达着自己的同情。
在之后的年法国尼斯恐袭、年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连环爆炸,
和美国奥兰多夜店枪击案等等类似的恐怖袭击后,同样的情景也在各地上演....
(法国国旗抱着比利时国旗)
其中,德国首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是哀悼次数最多的著名建筑之一,
它为去年奥兰多夜店枪击案哀悼...
为今年一月份耶路撒冷发生的卡车司机冲撞士兵案哀悼....
为1月1日伊斯坦布尔发生的夜店恐袭案哀悼....
以及,最近的...
为3月22日,英国议会大厦外发生4人死亡、40人受伤的恐袭案哀悼...
真好。
那么,周一圣彼得堡地铁恐袭案发生后,勃兰登堡门又变成了什么样呢?
长这样...
这就是...啥都没有...
啥都没放.....
德国参议院的发言人告诉德国广播电台RBB,
勃兰登堡门只会为遭受恐怖袭击的‘姐妹城市’中的受害者亮灯。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奥兰多和耶路撒冷都不是柏林的姐妹城市,怎么遇到圣彼得堡,德国就双标了呢?
让人尴尬的不仅仅是德国,
还有法国...
在3月22日,法国为英国恐袭案熄灭了埃菲尔铁塔,
但圣彼得堡恐袭案发的当晚,铁塔依然明亮...
同样的尴尬也出现在英国...
英国记者们询问英国伦敦眼的管理人员是否有为圣彼得堡亮灯的计划,他们表示‘没有接到通知’,政府没有任何指示...
实际上,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没有对圣彼得堡有强烈的哀悼,
在社交网站上,#wearestpetersburg(今天我们是圣彼得堡人)的tag并不火,大多数国家的人们仍然是该刷剧刷剧,该传八卦传八卦,至于做一些祈祷的图啊,说‘为圣彼得堡祈祷’之类的话,也在俄罗斯之外的人中不多见...
因为对比过于明显,
这让很多还沉浸在悲伤中的俄罗斯人们感到更加悲伤,和愤愤不平。
他们觉得这和西方国家的冷战思维有关,即使到‘恐怖袭击’这种底线性的事件,仍然如此...
对于这一切,
西方媒体很感到有些难堪,毕竟....
为他国受害者哀悼这件事本身就是建立在‘生命是平等的’、‘生命无价’这样的基础上,
如此明显的差距简直说不通...
于是有媒体主动批评政府...
真丢脸,柏林—圣彼得堡的受害者需要更多的支持。
或者强行解释: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对圣彼得堡恐袭比对伦敦和尼斯恐袭反应冷淡的原因:
俄罗斯是个残忍的国家,他们更在意复仇而不是正义。这让西方人难以同情,
不过根据《华盛顿邮报》的话,这一切不过是由于:
‘他们不被认为‘是我们的人’。’
‘所有在西欧和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总是能瞬间得到所有人的以治疗白癜风为主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dlwz/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