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数不胜数赫章县这名兵支书在脱贫攻坚


农历十月的阳光在赫章县已经持续照耀了两个星期,赫章县秋冬种已全面拉开序幕。记者在辅处乡辅处社区看到,社区“两委”班子正在向乡党委书记谭家文汇报工作,盘点着这些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收获。“我们村依托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抢抓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对照产业发展‘八要素’,大力发展突尼斯软籽石榴、杨梅、苹果梨等产业。目前,亩软籽石榴今年已挂果、亩杨梅已经进入市场销售,试种的苹果梨长势很好......”辅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道国高兴地说。辅处社区“两委”正在向乡党委书记汇报工作张道国今年50岁,年参军入伍3年后退伍返乡,年,张道国因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被选举为铺处社区党支部书记,开启了张道国的第二战场,这名“兵支书”向脱贫攻坚硬仗发起了“进攻”,他帮助铺处社区群众鼓起了“钱袋子”、暖和着身心。今年张道国又被选举为辅处社区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理事长。据辅处社区扶贫干部马关讯介绍,四年多来,辅处社区在张道国的带领下,群众们的内生动力不断得到激发,辅处村的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饮水都有了保障,交通、环境卫生更是得到了较大改观,社区户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辅处社区发展的产业比“小阳春”还温暖,十多名群众正在石榴地里劳作。在辅处社区石榴种植基地里,村民李阳全正在为其他村民分发农家肥。据他介绍,他家里有5口人,有3个学生,妻子因为生病几乎没有劳动力,一家人的重担全部压在他的身上。“要不是张支书带着我们发展了这些产业,让我有那么好、离家那么近的事情做的话,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了。”李阳全把农家肥分发完毕后,又向记者算起了收入账。“我家1年有00多点的低保、我在地里干活每个月都超过0元,养个牛一年也有元,年底还能有产业分红,人均收入都上万了。”说完话,他的脸上已经乐开了花。像李阳全一样在几个基地上长期务工的群众有70余人,他们都在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获得多种收入。除了务工收入外,他们全部都能得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分红,有的还能得到土地分红,有的还有扶贫资金入股分红。据了解,辅处社区在产业发展中,以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还发展了亩蔬菜,让20户贫困户连续三年得到1元分红,带动30余人就近就业。此外,辅处社区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让利于民,发动群众种植亩高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由农户自行种植,合作社以2.7元/斤的收购价进行保底收购。58岁的毛平英一边用锄头翻土,一边微笑着告诉记者,她说:“我家住在辅处街上,出租了一个门面,每年元租金,平时都是在家里带孙孙读书,看着村里的产业那么多,我也跟着大家到地里来做点活,每天有80块,一个月下来也有0多,还不错。”“好,太好了,政策好,落实政策的人也好,我们铺处现在比以前美多了、富多了。”提起近年来铺处的变化,毛平英更加激动。今年来,辅处乡除了发展产业外,还大力推进就业培训、民政兜底等惠民政策落地落实,培训引导外出务工近人、就近安置扶贫专岗60人。“我带领社区“两委”班子不停地走、不断地访、不厌其烦地问、不留余地地补,现在我们社区在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安全住房保障、安全饮水保障方面的问题已经全部得到解决,环境卫生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后,我们一定会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张道国说话间,那种“战必胜”的信念更加坚定。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张道国退伍后,开过货车、客运车,做过生意,多年的打拼为他的慷慨无私创造了经济条件。“以前我们门前这条路,长期都是坑洼不平的,张支书经常免费用自己的挖机、货车、砂石铺路。因为白天我们都要上班,他都是晚上带着我们几个一起去干,有时候会干到凌晨两三点,可能到今天老百姓们都不知道这个事。”社区孙志国对张道国很敬佩。说到张道国,辅处乡党委书记谭家文竖起了大拇指:“张支书是转战两个战场的‘老兵’,他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带富能力强,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在辅处社区脱贫攻坚硬仗上下了大力气、花了大功夫,是铺处社区的致富能手。”记者在赫章县委组织部党建办了解到,赫章县现有50名“兵支书”,正大力实施“4个”培养工程,计划每年从退役军人中培养名“先锋”人才,持续建强基层组织。“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抓好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在规范提升、效益提升等方面下足下实功夫,为我们社区留下活力强劲的合作社和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大力提升村级治理体系,开启乡村振兴华章。”张道国对全村村民承诺。通讯员刘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编辑顾野灵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dlwz/5157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