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天眼新闻百家号」
近年来,新发乡龙滩村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软籽石榴种植,用绿色产业鼓起群众腰包,让群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开辟出一条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好路子。
夏时花开,金秋果累。眼下,正值“突尼斯”软籽石榴成熟采收的时节,走进龙滩村软籽石榴种植基地,一个个又红又大的石榴挂满枝头,像一盏盏红灯笼,在绿树丛中闪耀发光。务工群众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背运.....一幅秋日丰收采摘图跃然眼前。务工群众刘粉美说:“自从基地开始栽石榴,我就来基地务工了,80块钱一天,这里离家近,还能照顾家庭。”
“八月半,石榴当饭。”剥开一个软籽石榴,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色果实,散发出满满的香甜,轻轻咀嚼两下,混着鲜甜的汁水连籽一同咽下,清爽甘甜,回味无穷,让人欲罢不能。
“突尼斯”软籽石榴对气候、海拔、土壤等自然条件要求高,海拔约米的龙滩村恰好属于适宜“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种出的软籽石榴果皮薄、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甜度高,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
以前的龙滩村,路不通、水不通,收入全靠种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要想致富,难上加难,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选择外出务工赚钱,为了避免自家土地荒废,还要“讲人情”,拜托在家的亲戚朋友帮忙照看土地。
为改变这一现状,龙滩村“两委”努力找寻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后来,经过多方调查论证,龙滩村光照、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满足石榴种植的条件,于是引进威宁田秀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规模化种植石榴,让昔日的荒山得到绿化,盘活了土地,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龙滩村党支部书记曹顺友说:“龙滩村从年年底开始种软籽石榴,现在总共种了亩,涉及农户户人。”软籽石榴的种植不仅带动了在家群众就近务工,还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群众返乡参与种植。今年48岁的李正员就是众多返乡参与软籽石榴种植的一员,年他回到家乡,在村干部的动员下,种植了26亩软籽石榴,并在石榴树下套种辣椒和小黄姜,慢慢开始有了收入,日子也越过越好。
作为村里第一批软籽石榴种植的参与者,经过多年的磨炼,李正员从一个外出务工人员蜕变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说起石榴种植的好处,他兴致勃勃地说起了他的“一亩土地帐”。李正员说:“用一亩土地种包谷能收斤左右,能挣多块钱,同样的土地用来种软籽石榴就差不多能挣0多块钱,比种包谷划算多了。我种的石榴年就有收入,挣了00多块钱,今年挂果比去年多了一半,可能有00元左右的收入,我很满意。”
石榴红了,群众的日子也火了。基地种石榴,让群众实现了“一地生两金”,将土地流转给基地,每亩土地元“租金”,在基地务工,每月还能领“薪金”,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梦。
“我家2亩多土地流转给基地种植软籽石榴,我自己也种了2亩多,每年能卖几千块钱,家里没事的时候我就来基地务工,这样就有了几份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龙滩村村民赵树说。威宁融媒记者 罗纱
编辑:杜 雍责编:何 欢编审:赵 峰监制:叶启伟总监制:周 璐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dlwz/514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