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怀揣大爱医者情怀赣州这名妇产科医师在非洲


  她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她肩挑重任,心系每一个母婴的平安,无论春夏秋冬,逢年过节,还是白天黑夜,只要病情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

  她在自己55岁(年)的时候,主动请缨,克服各种困难,毅然坚定地加入了援非医疗队,远赴突尼斯两年时间,成了中国援非医疗史上年龄最大的妇产科医生,唯一退休了仍执行国家援非任务的医生。

  她就是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赣州市第五届道德模范谢勤英。

  30多年时间里,谢勤英将身心全部放在守护母婴健康的神圣事业上,在她手上诞生的新生命近4万名,其中四胞胎2例,三胞胎6例,双胞胎多例,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多例,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母婴守护神”。

“沙漠里的玫瑰花”

  “突尼斯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北端,那里7月到9月间,烈日当空,滴雨不下,最高温度可达45摄氏度,当地蚊子种类多,有些小虫可以穿过蚊帐,一旦被咬奇痒无比。我工作的地点位医院,承担周边5个地区的医疗任务。”7月20日,谢勤英回忆起援非工作的点点滴滴,说到感动处时,禁不住流下热泪。

  在医院,由于医务人员紧缺,谢勤英成了临床一线医生,查房、门诊、B超、急诊、手术等工作都要一肩挑。面对困难,她迅速转换角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中国医生“两班倒”医院妇产科最常规的状态,那段经历虽然辛苦,但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有一次,在凌晨4时左右,已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的谢勤英刚下手术台,这时候来了一位大出血重度休克的病人,她急忙跑去拿器械不慎摔倒,手腕和膝盖肿胀淤青,她痛得瘫在地上无法动弹。可是,病人的血不停地往外流,谢勤英立刻叫队员将她抱起,立刻坐在手术室的凳子开展抢救,她忍着剧痛流着泪水快速缝针打结,并缝合伤口,帮病人止住了血,病人逐渐苏醒过来,苍白的脸色渐渐露出血色。在场的人转而给谢勤英包扎血肿和消炎止血,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中国医生太棒了。”自此,谢勤英得名“沙漠里的玫瑰花”,她认为,在拯救生命面前再苦再累,一切都值得。

“我代表着中国”

  在突尼斯的两年,谢勤英克服语言障碍、业务繁重、工作环境陌生、医疗设备陈旧、药品短缺等重重困难,积极投入工作,她经常为了救治病人通宵达旦,顾不上吃饭,连续工作24至70多个小时是常态,两年时间里,她竟实施妇产科各种手术多台。有一次,她忙碌工作了一整天,队友给她送饭,她连饭都顾不得吃,饭冷了又热,热了又冷,这样反复几次后,队友看着实在心疼,便将谢勤英拉到一边,叫她要保重身体,赶快吃饭。可是,还没听完队员的关切之语,谢勤英又被拉去做手术了,就这样她一直忙碌到深夜,终于在一场手术结束后,由于低血糖她晕倒在手术台上。

  “我时常提醒自己,我代表着中国。”采访中,谢勤英坦言,是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感让她坚持了下来,“援外医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非洲虽然辛苦,但不仅仅只有付出,其实还有很多收获与感动,这种感动与收获存在于治愈的患者看到我亲密地行亲吻礼中,存在于危重病人九死一生之后感激的眼泪中,存在于当地同事给我鼓励的话语中,存在于当地人民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的问候中……”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年7月,省总工会组织省内劳模专家前去新疆阿克陶县义诊,谢勤英又主动报名,成为赣州市唯一代表参加省援疆义诊,在新疆为期10天紧张艰苦的义诊中,她克服了高原反应和当地恶劣气候环境,给新疆阿克陶带去了健康的福音、传递了爱的温暖,弘扬了劳模精神,展现了劳模风采。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采访末,谢勤英说道,医者行医,真正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患者体征、器官的检查和救助,同时是对一个个痛苦病体的情感关怀,对一个个充满期待患者的生命慰藉,而且无论贫富、种族。

医者父母心

zan!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刘芬

“赣州发布”由客家新闻网出品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ugeccar.com/dlwz/225.html


当前时间: